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早春時節,走進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投大廈,陽光從鏤空的采光屋頂灑下,室內自然通風,溫度宜人;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智慧化操控系統隨處可見,成為打造低碳節能建築的典範。
“大廈自2024年落成後,實現了可再生能源能用盡用,屋頂光伏全年發電量約40萬千瓦時;以地源熱泵為主的復合式能源系統,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20噸,節能率達42%。”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梅曉麗介紹。
從總部大廈新建,到老舊小區改造,“綠色”的身影無處不在。在通州區運河園、帥府園兩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綠色低碳可持續是改造的重點。如建築本體節能改造,每年可節省30%的成本。
“目前城市副中心在京率先實現新建公共建築全部執行綠建三星標準,‘十四五’期間建設裝配式建築251萬平方米,占新開工建築面積的近63%。”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副主任陳曉峰介紹。
2024年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獲得國務院批覆。一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連續出台多項政策,聚焦141項重點任務,全力推進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
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生態、建築、交通、產業、能源等“含綠量”顯著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發展年度成績單。
行走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等地,細心的市民會發現,一群又一群水鳥栖息其中。人在岸上走、鳥在水中戲,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