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藝術中心的音樂廳,立刻感到暖意融融。技術人員介紹,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內,除了採用全空氣系統供熱外,根據場地條件和需求,還採用了地暖、風機盤管等多種供熱形式,熱源來自地下150米的地熱能,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萬噸,節能率達45%。
在通惠河畔,一片沉寂多年的老廠區迎來新生——隨著北京光學儀器廠更新改造,這裡將變身為北京綠色技術創新服務產業園。園區建築全部按照綠色建築星級標準進行建設,採用“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電制冷”系統,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熱。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城市綠心、行政辦公區均實現100%綠電供應。
“副中心探索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發展為鮮明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這正是副中心保持生機勃發良好態勢的深層內涵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表示,“綠色北京看副中心”,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當前,“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美麗畫卷,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徐徐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