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定價12至40元的紡織面料鞋一年出口約2億雙;一座小城年產鋼卷尺近15億只,產銷量占全球市場65%以上;1000餘個品種的鋼制家具銷往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鋼制家具之都”洛陽伊濱、全國最大的布鞋生產基地洛陽偃師、“中國鋼卷尺城”商丘虞城等地,一些不起眼的縣域“土特產”,已經成為賣爆全球的“大單品”。
不沿邊、不靠海的這些中原小縣城,如何將物美價廉、種類多元的工業“土特產”,賣爆全球市場,甚至在關稅波動時,依然保持堅挺的發展韌性?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日深入走訪一探究竟。
“質價比”征服全球客戶
豫東商丘市虞城縣,一座黃淮海平原上的傳統農業縣,前些年,這裡以“花木蘭故鄉”為人所知,近些年,這裡更以“鋼卷尺之城”聞名全球。虞城年產鋼卷尺近15億只,產銷量占全國市場85%以上、全球市場65%以上,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鋼卷尺城”。
“我們的產品在海外非常受歡迎,主要銷往美、英等國,年外貿額超3000萬美元。”30歲的郭文波現任虞城縣銳爾拓工量具有限公司外貿經理,見到記者,他自豪地展示著海外電商平台的用戶評價,“質量好”“按時到貨”“價格便宜”“強烈推薦”,這些高頻詞道出了縣域“土特產”貨賣全球的密碼。
走進河南百盛尺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上萬件五顔六色的鋼卷尺殼正被送進組裝車間。“來自東南亞、南美、歐洲的訂單源源不斷,目前已進入爆單狀態,工期排到了8月份,組裝線從6條增加到了8條。”河南百盛尺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倩芝說,為了保證測量精準,每把尺子在出廠前要經過印刷、切零、鉚鈎、人工巡檢等四道檢驗,“質量是生產的底線,市場反饋越來越好,訂單越來越多。”
同樣,在擁有超1500家制鞋企業、年產各類布(紡織面料)鞋5億雙的洛陽市偃師區,布鞋產品也早已不是“黑鞋幫、白鞋底”的傳統樣式,而是面料多元、款式多樣、色彩豐富,既雅致素朴,又舒適輕巧的新式布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