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黃帝文化,源遠流長;尋根問祖,同心同德。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在黃帝文化中熠熠生輝。
近年來,河南省鄭州市緊扣時代主題,努力推動黃帝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拜祖大典在強化民族記憶、傳承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固本開新鑄盛典
據史料記載,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新鄭市是黃帝出生、建都和建功立業的地方。新鄭自古就有“三月三,拜軒轅”的習俗。炎黃子孫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一直綿延至今。
陽春煙景,故土情深。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來自五湖四海的中華兒女,回到黃帝故里,向人文始祖黃帝深情致敬。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建墩表示:“禮制禮儀,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禮儀,而是承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化內涵和文化情感。禮儀是文化精神的一種展演,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
不變以守正、求變以創新,拜祖大典堅持傳承與創新、禮制與時代深度融合,傾力鑄就文化盛典——
2007年,黃帝故里被評為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拜祖大典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得到挖掘和弘揚,通過莊重的儀式和豐富的文化活動,激發了參與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2008年,大典九項儀程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2年,拜祖大典增加了多元文化交流的環節,如國際友好城市代表團的參與、海外華僑華人的尋根之旅等,使拜祖大典成為一個國際化文化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