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人民網報導,柏油路通到了冰川湖畔,民宿里冒起了裊裊炊煙。牧民群眾趕著牛馬,扎起帳篷,舞動歡歌。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的薩普景區,冰川巍峨,湖泊如鏡。在藏語中,“薩”意為“雪豹”,“普”意為“山溝深處”。近年來,隨著交通條件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里,欣賞獨特的雪山和冰湖風光。
“今年7月,薩普旅遊景區正式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這背後,是旅遊服務和設施條件的全面升級。”冰川湖畔,景區講解員旦增達傑說。
路暢通帶動旅遊旺
“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過去,人們這樣形容西藏的路。
去年9月底,夏貢拉山隧道建成正式通車,“進藏第一險”天塹變通途,也讓被稱為“川藏中線”的G349國道實現全面貫通。
居住在西藏昌都市邊壩縣縣城的扎西有著直觀感受,“來往車輛、遊客量都翻番往上漲,停車、住宿都滿滿的。”當地一系列重大交通項目相繼批覆、開工建設,國省幹道通暢了,縣鄉內部的“毛細血管”也在加速疏通,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打實的便利。
“牦牛肉、蟲草現在能很快運出去,賣上好價錢,口袋越來越鼓!”致富的路子更寬了;“娃娃們坐上車,能到縣城接受教育。”孩子們上學不再是難題;“遇上急病,打個電話,車子馬上就能把人送到縣醫院。”醫療條件今非昔比……村民們身邊的變化說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