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大阪消息:近日,中國外文局海豚出版社主辦的“中日二十四節氣文化推廣交流活動”在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二十四節氣為紐帶,旨在深化中日文化交流,促進兩國民眾友好交往。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於濤、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出席活動並致辭,日本眾議院議員、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副會長海江田萬里以及敦煌市副市長魏銘辰發表致辭。來自中日兩國的二十四節氣研究專家學者、文化界人士及青年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節氣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於濤表示,二十四節氣這一獨特的時令文化,經過中日兩國遙相呼應的傳承和發展,早已融入兩國各自的文化土壤,形成各具特色又相映成趣的文化瑰寶,成為兩國互學互鑒的生動體現,構成了東亞文明交流的重要紐帶。期待通過本次活動,讓二十四節氣這一文化瑰寶繼續滋養中日友好關係,推動兩國實現從“居相鄰”到“心相通”,為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注入持久活力。
薛劍指出,近年來兩國之間的節氣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中國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四節氣主題作品,為日本民眾深入瞭解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有益參考。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將支持兩國文化機構開展更深入的人文交流合作,讓文化活動成為連接兩國民心的橋梁和紐帶。
海江田萬里強調,節氣文化提醒人們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日本民眾得以親近節氣傳統,並促進其在日本的復興。
敦煌市副市長魏銘辰以敦煌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壁畫和藏經洞文獻《咏廿四氣詩》為例,展現了節氣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深厚底蘊。他呼籲中日各界攜手,推動節氣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活動現場,“二十四節氣自然學院”發布多項創新產品,包括即將出版的圖書《二十四節氣的日本物語》《聽!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無障礙課程,以及二十四節氣神面塑等。
《二十四節氣的日本物語》作者、中國氣象局二十四節氣重點實驗室主任宋英傑介紹,該書以跨國視角展現日本節氣文化的獨特魅力,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的傳承、弘揚與創新,也是二十四節氣文化的歡喜。《聽!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無障礙課程則通過歌曲繪本動畫和手語演繹,讓更多孩子感受自然的韵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