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特朗普2.0對外政策與“瘋人理論”爭議
http://www.crntt.hk   2025-09-25 13:54:22
 
  其三,掣肘顯著減少。特朗普2.0執政得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合一”的加持,并促成了共和黨的“特朗普化”,權力高度集中,擁有更加強勢的國內執政地位,甚至被譽為“帝王式總統”。他的對外政策團隊多由共和黨極端鷹派組成,與他風格相近,且高度忠誠,可能推高其對外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失控風險。副總統萬斯充當了他的急先鋒,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控訴歐洲民主的演說,在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晤時抨擊對方。特朗普也通過行政令快速推進保守化內政改革,“政府效率部”削弱美國官僚體系的權力制衡,建立以個人意志為中心的外交決策機制。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政策迅速在國內獲得支持,例如,國會衆議員厄爾·卡特(Earl Carter)提出了一項法案授權特朗普收購格陵蘭島,并將其重新命名為“紅、白、藍島”。美國內政部則加緊落實特朗普的“美國灣”行政令,美國地名委員會也據此更新了美國地名信息系統(GNIS),并促使谷歌公司更新了谷歌地圖,引發國際社會嘩然。

  特朗普上任以來的對外政策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令人應接不暇,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不安。學界試圖從“瘋人理論”中推測特朗普2.0的對外政策走向,普遍認為其可能將加碼利用自己的“瘋人”形象,為達成有利交易建立籌碼。值得警惕的是,從特朗普“瘋人理論”2.0的上述特點看,他的對外政策得到國內的高度支持,反映出“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民粹主義印跡,可能會推動其對外政策朝向更加激進、極端、冒險的方向發展。

  三、特朗普“瘋人理論”2.0的效果和影響爭議

  當前,特朗普具有“瘋人理論”色彩的對外政策在國際上引發普遍的恐慌和不安。短期看,這一策略引發各方忌憚甚至迎合。長期看,這一策略是一把雙刃劍,對美國全球影響力和國際秩序穩定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一)國際社會應對“特朗普衝擊波”

  特朗普1.0執政時的“瘋人理論”讓人心有餘悸,但其2.0施政的對外政策舉動仍然超乎國際社會的預料,在全球掀起新一輪“特朗普衝擊波”,攪動國際局勢。由於害怕招致特朗普非理性的威脅打壓,美國的盟友、夥伴和對手不同程度地展現出對他的迎合、討好、安撫甚至綏靖的一面,以求盡可能減輕對自身的傷害。

  在西半球,特朗普的強硬甚至歧視性移民政策和關稅大棒引發各方不滿。但是,面對特朗普的威脅施壓,加拿大任命了“芬太尼沙皇”,并加強美加邊境管控,而墨西哥則向美墨邊境派遣了軍隊,并將毒販移交給了美國,以換取特朗普暫停對兩個鄰國的關稅。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拒絕接收美國用軍機遣返非法移民,特朗普宣布對哥倫比亞采取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加徵關稅和實施制裁,佩特羅隨即宣布對美國商品對等加徵關稅以進行反制,但在美國與哥倫比亞外交危機一觸即發之際,哥倫比亞最終讓步,同意接收美國大規模遣返難民。面對特朗普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巴拿馬總統穆利諾表達抗議并向聯合國申訴,但是在特朗普施壓下,亦向美國尋求妥協,甚至宣布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在地緣熱點問題上,特朗普亦利用這一策略在烏克蘭危機和巴以衝突中加大美國介入。在歐洲,特朗普同澤連斯基白宮爭吵後,推動烏克蘭在俄烏談判和美烏礦產協議方面尋求妥協。特朗普亦利用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和情報援助,助烏克蘭對俄羅斯加大打擊,以換取俄羅斯同意和談。在特朗普威脅退出北約的情況下,北約盟友也普遍同意提升自身防務開支。在中東,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拜登政府推進加沙停火協議未果,而特朗普當選後,即成功促使以色列接受了這一協議,有學者認為這要歸功於他的“瘋人理論”策略。⑯而特朗普發出關於“接管加沙”的聲明,也迫使約旦和埃及在接納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做出了一些讓步。

  但是與此同時,多方對特朗普的防範和對衝趨勢也日益凸顯。與特朗普1.0執政時的措手不及相比,此番特朗普再度競逐白宮以來,各方的“疑美”情緒上升,對特朗普的消極動態高度警惕,提前預做準備,“防範特朗普”(Trump-proofing)亦成為關鍵詞。多數國家在安撫特朗普的同時,也對他的“美國優先”傾向保持清醒,對美國安保承諾的不可靠性、經貿安排的自利性,以及對國際規則的破壞性感到擔憂,紛紛加緊設計備用方案,多面下注,防範“特朗普衝擊波”。一些美國盟友開始追求戰略自主化和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美國安全、經貿和產業鏈的依賴,并通過雙多邊協議和制度建設,以約束、對衝甚至塑造特朗普2.0政策。例如,歐盟在美國大選期間即成立了“特朗普特別工作組”,為美歐可能爆發的貿易衝突做準備,并提名首位“歐盟防長”以提升防務自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實施8000億歐元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加速歐洲戰略自主的進程。這些動向反映出特朗普的脅迫性和擴張性對外政策也引發廣泛的抵制。

  (二)特朗普“瘋人理論”的效果和風險

  從目前國際社會的反應來看,特朗普“瘋人理論”的有效性存在爭議。國際政治現實不是紙上談兵,比各種高深的博弈論更為複雜,特朗普能否成功實行這一策略面臨諸多局限,并存在代價和風險。

  其一,效果存疑。短期看,特朗普反復無常、睚眦必報、無視規則的個性似乎有助於運籌“瘋人理論”,可以讓對手保持緊張和焦慮,打亂對手的陣腳,迫使對方主動求和,由此可以在國際博弈中搶占先機。但是,正如美國戰略學者丹尼爾·德雷茲納(Daniel Drezner)在《外交政策》撰文研判特朗普“瘋人理論”2.0的可能效果,指出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短暫迫使盟友讓步,但其對強硬對手的威懾效果卻并不顯著。⑰究其原因,特朗普的“瘋人理論”存在悖論,會削弱其效果。一方面,特朗普自詡擁有“交易的藝術”,給自身打造“談判大師”的形象,與其希望展示的“瘋人”形象存在矛盾,這會削弱其極端威脅信號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他的“瘋人”形象已經為許多外國領導人所熟悉,降低了這一策略的意外效果。其他各方將通過戰略試探,不斷調整應對措施,進行防範對衝甚至抱團抵制。

  其二,反噬自身。長期看,特朗普若濫用“瘋人理論”,可能弄巧成拙,會對自身執政和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形成反噬效應。一方面,特朗普對“瘋人理論”的運用忽視了其在美國國內產生的成本。例如,美國經濟學家普遍表示關稅戰會損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并警告美國將陷入“特朗普衰退”(Trump recession)。若特朗普一意孤行地對外威脅發動關稅戰,將引起國內反彈。另一方面,特朗普無差別地濫用“瘋人理論”或令美國失去信用。當前,美歐因烏克蘭危機等齟齬已致“跨大西洋裂痕”擴大,聯盟離心力增強。特朗普對規則的破壞也削弱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和影響力。

  其三,風險積聚。“瘋人理論”若不加審慎則可能適得其反,加劇美國對外政策的冒險性。美國學者羅珊娜·麥克馬納斯(Roseanne McManus)提出“瘋人理論”的作用機制取決於對手對“非理性”的認知,若對手判斷領導人的“瘋狂”屬於策略性表演,其脅迫效果可能增強,若對手認為“瘋狂”源於真實的人格特質或決策紊亂,例如特朗普情緒化決策,則可能引發誤判和衝突升級風險。⑱如果特朗普無法讓其他人相信他真的是個“瘋人”,無法贏得對方妥協,那麼他需要以兌現極端威脅來證明自己的“強人”形象,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甚至導致衝突失控。各方對特朗普破壞性的預期可能成為“自證預言”,加劇安全困境,刺激更多國家采取冒險行動,如若出現“瘋人”對“瘋人”的情況,事態可能更加凶險,加劇全球地緣政治經濟緊張。此外,特朗普乘著全球“反當權者”浪潮入主白宮,極大地振奮了歐洲和拉美等地的右翼政治勢力,產生強烈的鼓動與示範效應,可能促使全球多地政治光譜“向右轉”,恐煽動排外仇外情緒,刺激全球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浪潮,或誘發一定程度的國際或地區失序。

  四、結語

  伴隨著特朗普新政的開啓,其對內大力肅清異己,對外四處挑起爭端,在國際社會掀起新一輪“特朗普衝擊波”。儘管特朗普試圖通過表現得不可預測來在對外關係中攫取優勢,但是對於他究竟是“非理性”,還是“理性”,尚難評判。通過梳理“瘋人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有助於加深對特朗普2.0對外政策行為邏輯及其風險和後果的瞭解。特朗普的個性特徵和政治權力給予其運用“瘋人理論”的獨特優勢,但作為美國三軍統帥和核按鈕的掌控者,特朗普若盲目信奉“瘋人理論”,恐導致美國對外戰略缺乏審慎,推高衝突和戰爭的風險,加劇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需要認識到的是,特朗普的所謂“瘋人理論”之所以備受關注和擔憂,在於其對美國軍事經濟霸權的極端性和脅迫性運用,這可能在短期內增強美國的霸權威力,但長期看將削弱美國的霸權威信。

  特朗普的“瘋人理論”策略料將對中國產生一系列破壞性影響。其一,他勢必利用這一策略對華開展極限施壓,打斷或遲滯中國發展進程。這一點在他不斷抬高對華加徵關稅中可見一斑。其二,他對第三方的非理性脅迫可能迫使一些國家不惜犧牲對華關係,爭相對美國遞交“投名狀”,恐對中國產生溢出風險。其三,特朗普高度的不確定性攪動國際局勢,破壞國際秩序。特朗普加大貿易戰將推高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將導致“以眼還眼”的貿易摩擦升級,推高全球通貨膨脹和赤字螺旋上升,加劇全球經濟體系的分化和脆弱性,推高全球經濟系統性風險,也有悖於中國和廣大國際社會希望的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面對“瘋人理論”影響下中美關係和國際局勢的高度不確定性,中國亟待思考如何加以應對。首先,需要對特朗普2.0對華戰略競爭的目標保持戰略清醒,增強戰略定力,劃清底綫紅綫,堅決反制脅迫,讓美國當局感受到中國維護核心利益的決心,抬高美國政府非理性戰略冒險的成本,推動中美關係平穩發展。其次,增強同美國的戰略溝通,強調中美關係秉持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闡釋好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底層邏輯,同美國共同探索對話及合作領域,提高中美合作的收益預期,爭取美國理性派、溫和派的理解,增進中美民間信任。再次,同各方保持友好溝通和務實合作,防範有關方面對華示強以對美求和,在台海、南海等重點方向加大風險管控,爭取維護良好的國際環境。最後,中國要當好和平與發展的“穩定器”,同國際社會大部分國家一道,共同抵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外交霸淩和關稅脅迫,維護多邊主義,捍衛國際秩序,推動國際關係重回理性軌道。

  注釋:

  ①Niccolo Machiavelli, Discourses on Livy, 1517, Chapter 2.

  ②Harry R. Haldeman and Joseph Dimona, The Ends of Power,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1978, p.122.

  ③Scott D. Sagan and Jeremi Suri, “The Madman Nuclear Alert: Secrecy, Signaling, and Safety in October 1969,”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No.4, 2003, pp.150-183.

  ④Thomas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16. 

  ⑤Herman Kahn, Thinking about the Unthinkable, New York: Horizon Press, 1962, p.8.

  ⑥Phil Levy, “Trump and the Half-Madma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Forbes, April 25, 2018, https://www.forbes.com/sites/phillevy/2018/04/25/trump-and-the-half-madman-theory-of-international-negotiations/#5cba88dc7461.

  ⑦Samuel Seitz &Caitlin Talmadge, “The Predictable Hazards of Unpredictability: Why Madman Behavior Doesn’t Work,”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ume 43, 2020 - Issue 3, pp.31-46.

  ⑧Jonathan Swan, “Scoop: Trump Urges Staff to Portray Him as‘Crazy Guy’,” Axios, December 15, 2017, https://www.axios.com/2017/12/15/scoop-trump-urges-staff-to-portray-him-as-crazy-guy-1513305888.

  ⑨“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Warn About Trump,” The New York Times, Feb. 13, 2017, https://www.nytimes.com/2017/02/13/opinion/mental-health-professionals-warn-about-trump.html.

  ⑩Dwight Garner, “In ‘Fear,’ Bob Woodward Pulls Back the Curtain on President Trump’s ‘Crazytown’,” The New York Times, Sept. 5, 2018, https://www.nytimes.com/2018/09/05/books/review-fear-trump-in-white-house-bob-woodward.html.

  ⑪Michael Wolff, Fire and Fury: Inside the Trump White House,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18.

  ⑫Jim Sciutto, The Madman Theory: Trump Takes On the World, Harper, 2020. 

  ⑬James Taranto, “Weekend Interview: Trump Tangles With the Journal’s Editors,”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18, 2024, https://www.wsj.com/opinion/donald-trump-the-bully-with-a-heart-of-gold-2024-presidential-election-dd922dd6.

  ⑭Ross Douthat, “What J.D. Vance Believes,”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3, 2024, https://www.nytimes.com/2024/06/13/opinion/jd-vance-interview.html.

  ⑮Andreas Kluth, “Trump Plays Chicken With the Madman Theory,” Bloomberg, December 17, 2024,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4-12-17/trump-plays-chicken-with-the-madman-theory.

  ⑯Shadi Hamid, “Trump’s ‘Madman Theory’ Worked in Gaza When All Else Failed,”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6, 2025,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5/01/16/trump-gaza-ceasefire/.

  ⑰Daniel Drezner, “Does the Madman Theory Actually Work?,” Foreign Policy, January 7, 2025,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5/01/07/madman-theory-international-relations-unpredictability/.

  ⑱Roseanne W. McManus, “Revisiting the Madman Theory: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orms of Perceived Madness in Coercive Bargaining,” Security Studies, Volume 28, Issue 5, 2019.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5年8月號,總第332期,P21-28)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