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日,中國建設銀行北京興融支行的工作人員展示2025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和紀念鈔。(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站上了30萬億元關口。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7月25日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5年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30.67萬億元,上半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8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18%。
整體收益保持穩健
與市場規模持續上漲相對應,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保持穩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8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18%。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599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297億元。2025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12%。
“隨著存款利率下降以及居民預期改善,理財產品相較於定期存款的超額收益優勢進一步凸顯。”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預計2025年下半年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將繼續擴大,有望突破前期高點。《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2家銀行機構和32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63萬只,累計募集資金36.72萬億元。截至2025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30.67萬億元。
從投資方向上看,固定收益類產品仍是主體。《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9.81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7.2%,較年初減少0.1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0.3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0.77萬億元,占比2.51%,較年初增加0.0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減少0.22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7萬億元和0.02萬億元。
“近期,以債券為主要底層資產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上升明顯,不過,面對市場波動和投資者多樣化需求,銀行和理財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三者之間做好動態平衡,將是一個長期挑戰。”董希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