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上海基礎研究“高產”探密
http://www.crntt.hk   2025-03-11 12:52:55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科研人員與探索者計劃團隊聯合研發核電設備(2024年10月攝)。(圖片來源:大公網)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為更好支持基礎研究,上海在全國開展了多項首創性探索。鼓勵科學家開展高風險高價值的研究,讓他們能十年幹一件事,而不是一年幹十件事

  新修訂的《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增設“基礎研究”專章,在戰略布局、投入機制、組織機制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制度設計,明確市級財政科技創新資金用於基礎研究的比例原則上不低於1/3

  截至2024年,參與“探索者計劃”的企業從最初的2家擴容到12家,與上海市科委共同出資設立計劃,目前,探索者計劃已總計支持157項基礎研究

  解碼大腦中掌控學習與記憶的“分子開關”,連接細胞內物質合成的上下游“車間”,揭示植物識別“敵友”微生物的獨特機制……2025年開年一個多月,上海科研人員牽頭的十餘項基礎研究成果登上三大國際頂尖期刊。

  2024年,平均每2.3天就有一篇上海科學家的論文刊登在國際頂刊;《細胞》雜誌發布的年度最佳12篇研究論文中,上海占其三……如何為那些跋涉在最先一公里、獨辟蹊徑做研究的科學家提供長期支持?如何提升功能,在基礎研究和新質生產力之間,搭建一條更暢通的“快車道”?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上海,在推動基礎研究機制創新上開展了多項首創性探索。

  戰略導向為“最先一公里”

  匯聚攀登者

  種子,能否用AI的方式識別好壞?這一前沿課題,國際巨頭諱莫如深,幾乎不發表論文、不申請專利,以免在信息公開時被跟風模仿,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很難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式來破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