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近年來,“低空經濟”的概念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飛行器,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低空”+消防,兩者融合在不斷解鎖新應用場景的同時,也為我國應急事業發展帶來新的變革。
在兩名操作員的協同配合下,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飛躍在大興安嶺林區的上空。
進入今年春季防火的關鍵期,內蒙古森林消防支隊將無人機引入執勤巡護的勘察任務當中。借助其監測範圍廣、機動性強、靈活高效的優勢,消防員第一時間通過無人機傳輸的信號,對林木分布以及雪線高低變化等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同時通過熱成像技術,實現對夜間火源的快速定位,為及時準確掌握防火形勢和科學高效處置提供可靠依據。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孫琦:隨著隊伍職能任務不斷拓展,無人機在救援行動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以往需要消防員進山入林巡視或直升機起飛確定的火險火警,現在都交給了無人機,極大地提高了執勤巡護和火情偵測效率,有效延伸了森林防護的空中視角。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在應急救援領域的應用已實現從單機作業到集群協作、從單純航拍到全要素參與的跨越式發展。
從去年的湖南岳陽洞庭湖決堤到今年的西藏定日地震,無論是向災區投送救援及生活物資,還是為消防員在夜間搜救提供持續照明輔助;在一次次災害救援的現場,無人機的助力與參與,都為救援工作的有效展開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中國消防學院信息工程系主任紀任鑫:通過搭載不同的任務裝置,無人機可以開展災情的偵察、航測的勘察通信的蹤跡以及喊話照明、物資投送等輔助救援作用,可以說貫穿於應急救援全過程全要素,涵蓋災情偵察、輔助決策、應急處置、救援保障對應急救援提供了重要的一個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