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于高:能源碳排過九成 新核能是未來選項
http://www.crntt.hk   2025-03-19 12:16:39
陳于高。(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3月19日電(記者 俞敦平)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9日舉辦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上,“中研院”永續中心主任陳于高表示,台灣能源部門碳排佔比超過九成(91%),其中電力生產與燃燒為主要來源。隨著未來電力需求增長,核能作為低碳選項備受關注。全球核能發展趨勢顯示,目前有440座反應器運轉、65座在建,86座規劃中,300多座擬議,新建計劃近年顯著增加,新型反應器安全性也提升。惟台灣因地震頻繁,核電安全與核廢料處理仍是挑戰。陳于高建議,延長現有核電廠壽命或發展新型核技術具可行性,並看好核融合技術的未來潛力。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19日召開“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由國民黨召委葛如鈞主持,邀集產業界、學界及地方代表,共同探討核能在台灣能源結構中的潛在角色。會貴賓除了多位“立委”之外,也包括童子賢(預錄參與)、商總秘書長劉守仁、工總副秘書長邱碧英、MomentX執行長李勁葦、清華大學教授葉宗洸、優必達創辦人郭榮昌(視訊參與)、恆春鎮鎮長尤史經車城鄉鄉長陳政雄等人。

  陳于高表示,“中研院”雖無核技術專家,但為協助國家達成淨零目標,曾盤點全球電力趨勢。他指出,全球暖化促使各國追求更潔淨的電力來源。在台灣,57%的碳排放來自電力生產,40%來自燃燒,能源部門合計佔總排放量的91%,與多數先進工業國家相似。他提醒,隨著交通運輸等領域逐步電氣化,電力在碳排放中的比例將持續上升,預計到2050年將超過60%。目前台灣年用電量約2810億度,到了2050年可能增至5000億度,且未計入人工智慧及經濟成長帶來的額外需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