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兩會專訪:梁美芬論法治優勢下香港新機遇
http://www.crntt.hk   2025-03-09 00:20:25
 
  建立“留學+就業”一條龍體系 鞏固香港國際教育樞紐地位

  中評社記者:去年七月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2024年《施政報告》也提出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留學香港”品牌。您認為香港還可以採取哪些創新措施來進一步提升其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吸引力?特別是在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和學者方面,您有哪些具體的建議或計劃?

  梁美芬:要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吸引力,首要是提供充足的獎學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留學生提供在香港和內地的就業及創業機會。從目前的成果來看,已經有部分學生對大灣區表現出濃厚興趣,特別是在科學研究領域。以DeepSeek的成功案例為例,這些優秀人才雖然不一定都是頂尖天才,但他們懂得如何將研究成果進行良好的包裝和轉化。香港和內地龐大的市場正好能為這些人才提供實現夢想的平台。

  我們應該建立更系統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包括為留學生提供在內地企業實習的機會,並促進畢業生與內地企業的對接。這種做法可以參考國際知名科技企業如Yahoo、Google的人才招募模式,他們往往在學生大二、大三時就開始選拔人才。同時,我們可以打造特色鮮明的一條龍教育體系,比如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設立專門的培養項目,這也有助於吸引更多國際人才。這些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不僅掌握了專業知識,還能成為連接中國與其母國的重要橋梁。他們回國創業後,可以利用在港所學的中英雙語能力和對中國的深入瞭解,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中國作為一個可以成就夢想的地方,具有諸多優勢,包括具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源成本。因此,兩地政府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打造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
香港的優勢在於能夠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發展機會。香港學生可以進入內地發展,內地學生則可以在香港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們還可以安排學生到海外實習。關鍵是要為這些年輕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創造市場,確保他們能找到工作或實現創業夢想。目前我們在這方面的體系還不夠完善,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

  在2024年我提交的全國人大建議中就提議香港要舉辦國際大學校長高峰論壇。2024年12月成功邀請了50多個世界級的大學校長參加。我們在首屆大學校長高峰論壇發起了一份關於人工智能發展的《共識約章》。在這份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五十所大學共同簽署的文件中,我們強調人工智能發展必須要有道德、品德和法治觀念。這一點極為重要,因為我們希望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確保下一代能夠保持人類應有的情感和價值觀。這正是我們需要把握和善用的重要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