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進一步分析道,嶺南文化本身具有廣泛吸引力和親和力,豐富悠閑的美食文化和生活方式,民間音樂、傳統戲劇、傳統醫藥、傳統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經由社交媒體傳播,對台灣青年也深具吸引力。
其次,持續擴大灣區流行文化的海外影響力。謝韓認為,擴大灣區流行文化在台灣的影響力,根本上是推動灣區流行文化的“出海”。受到台灣當局導向和相關政策的影響,大灣區相關文化產品直接“入島”是存在困難的。以電影為例,依據台灣文化部門規定,大陸電影進入台灣發行映演數量每年以10部為限,並且需要抽簽爭取名額。我們要通過短視頻等形式,擴大灣區流行文化產品在Facebook、Tiktok(抖音)、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體和數字平台上的傳播和影響,以更具親切度的嶺南文化吸引對岸。
最後,可以增加“灣灣”青年交流的“流行文化”元素。謝韓表示,大灣區青年與台灣青年具有比較相近的文化背景,觀念開放,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文化水平、思維方式更加相近,愛好時尚潮流。在推動大灣區青年與台灣青年的交流活動中,可以增加流行文化元素,以同好會、粉絲見面會、比賽、電競等形式,組織青年交流活動,構築兩岸青年的共同文化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