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兩度駐美經驗的台灣前“駐史瓦帝尼大使”、新竹清華大學副教授趙麟。(中評社 盧誠輝攝) |
中評社新竹10月3日電(記者 盧誠輝)台美對等關稅第五輪實體磋商結束,“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協助美國打造“台灣模式”產業園區。有兩度駐美經驗的台灣前“駐史瓦帝尼大使”、新竹清華大學副教授趙麟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台灣不應該這麼快就答應美國的各種要求,而是要以拖待變,才不會讓美國予取予求。
趙麟指出,他曾兩度駐美共待了8年,太瞭解美國的外交手段了,美國遇到越是軟弱的對手,下手只會越凶殘。
趙麟,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行政碩士,1982年到1986年、1996年到2000年曾兩度駐美,分別出任台駐美國代表處政治組秘書及政治組、國會組組長。2001年返台後擔任“總統府”第一局長,2006至2009年出任“駐史瓦帝尼大使”。現為台灣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副教授。
趙麟認為,台灣就算最後答應了美國所提出來的各種條件,關稅稅率也不一定能降低,因為台灣對美國實在太軟弱了,所以現在才會任由美國予取予求。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拋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剛率團赴美進行台美關稅第五輪實體磋商結束返台的鄭麗君,2日召開記者會強調,從未對美做出“五五分”承諾,也絕不會答應,但面對美方希望強化本土製造的期待,將協助台灣高科技產業擴大在美布局,建立“台灣模式”產業園區,深化台美供應鏈合作。
趙麟表示,台美關稅談判面對美國的各種要求,台灣應該要把握機會,也提出台灣相對應的需求,例如“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加入IPEF(印太經濟框架)等過去美國曾經承諾台灣卻未做到的事項,趕快盤點一下,把帳面上美國還沒對台灣實現的承諾,趁現在提出來,雖然他知道美方不可能會答應,但這就是一種“以拖待變”的談判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