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台灣認為自己是最高水準,以為繳2千億元新台幣外匯進去“國庫”是好事,佔了政府歲入10%,且是美國的3、4倍,可是國際上沒人把這個當成歲入KPI,這是很扭曲的現象。而且“央行”到“立院”報告時,開頭都說台灣外匯又賺多少錢進“國庫”,怎會覺得這是對的?如此一來,手上沒籌碼去平衡,美債又持有太多,外匯中有8成是美債,台“央行”獨鍾美債、持有美債領先各國,卻不拿來買黃金分散風險。
“賴政府”稱新台幣飆升與台美關稅談判無關,吳德威則說,他不反美,但真的要質疑特朗普,帳面上台美貿易順差700多億美元,但台灣向美國購買的東西更多,還沒算美國企業Google、Meta、Instagram、Threads、Uber每年在台灣賺多少錢?肯定是美國賺台灣較多,台積電也赴美、未來供應鏈恐外移,甚至還有很多沒算到、羅列的,比如不被計算在內的軍購。
吳德威說,事實上特朗普的觀念很陳舊、傳統,以為還在1970、1980年代,用關稅可解決一切問題,使得連美國國會都反對。而台灣被特朗普霸凌、被點名“骯髒15國”,台灣卻敢怒不敢言,新台幣狂升,也沒保護台灣電商,策略與操作的工具變得很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