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舉辦“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3月19日電(記者 俞敦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9日舉辦“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由中國國民黨籍召委葛如鈞主持,聚焦AI發展對穩定電力的需求及核能在台灣能源政策中的角色。葛如鈞強調科技進步與能源需求的挑戰,呼籲多元能源選項以實現低碳未來,並關注能源安全與台灣安全的緊密連結。與會專家包括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商總秘書長劉守仁等人,探討核電延役、重啟及研發可行性。葛如鈞指出,海內外均表達對台灣能源供應的憂慮,許多海內外專家警示能源供應已成為台灣安全的致命環節,並敦促政府加速發展多元能源,以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公聽會外則有一位反核民眾抗議,凸顯議題爭議性。本次會議旨在提供理性溝通平台,為台灣能源政策尋求最佳解方。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能源政策成為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議題。“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19日召開“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由國民黨召委葛如鈞主持,邀集產業界、學界及地方代表,共同探討核能在台灣能源結構中的潛在角色。會貴賓除了多位“立委”之外,也包括童子賢(預錄參與)、商總秘書長劉守仁、工總副秘書長邱碧英、MomentX執行長李勁葦、清華大學教授葉宗洸、優必達創辦人郭榮昌(視訊參與)、恆春鎮鎮長尤史經車城鄉鄉長陳政雄等人。
葛如鈞在開場發言中指出隨著科技一日千里,能源技術不斷進步,台灣在追求低碳、無煤家園的目標下,必須尋求更多元的電力來源。他認為,核能作為選項之一,值得重新審視,以因應未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