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前常駐聯合國大使考西坎(Bilanhari Kausikan)。(中評社 張穎齊攝) |
考西坎建議,不要有一刀切、劃分的想法,中國會繼續成長,中國有充足的經濟力,對東南亞來說又近又大。雖說中國會帶給大家焦慮,但在與中美打交道時,兩者都要打交道,不是二選一,東南亞是複雜的區域,有機會、也有能力主宰。小國雖很緊迫,但也有自己的能動性,就看能否抓住機會?否則的話他就不會特地來台灣,在此對台灣分享看法。此言一出,全場肯定發笑。
考西坎也提到,印太是一個政治詞彙、態度,他同意這個多元的區域要攜手合作,但美國看待印太是有自己的版本,他不會說特朗普2.0與1.0態度是一樣,也與前總統拜登不一樣。不過他要請大家,別對特朗普用的詞彙、其人格特質有過度反應,就深吸一口氣,看待美國內部的政治,因特朗普是大地緣政治下的一種症狀。
他說,在冷戰、蘇聯解體後,美國再也沒任何威脅,俄羅斯對烏克蘭、歐洲國家有生存上的威脅,但對美國不是。中國對美國來說是經濟上的競爭者,但也不是生存上的威脅者;伊朗對區域有威脅,但對美國沒有生存上的威脅。因此現在的美國,不會用強而有力方式去引用已故總統甘迺迪所說,美國要承擔維持世界秩序責任。可看到前總統克林頓以降,都將國內政治擺在重點,衹有前總統小布什是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