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建一:台對陸貿易比重持穩 傳產多靠大陸
http://www.crntt.hk   2025-01-24 15:17:35
台經院長張建一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1月24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新局,特朗普祭出對全球課關稅,是否影響兩岸貿易?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比重愈來愈高,對大陸已降到3成最低了,但應是不會再降了,也很難再升。當然台灣的傳統產業大多還是依靠大陸,台灣現在是出口東南亞的量變高。

  大陸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按美金計,去年11月兩岸貿易額為258.38億美元,較10月增加20.9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年增5%。去年11月大陸自台進口192.51億美元,較去年10月增加25.63億美元,年增4%;大陸對台出口65.86億美元,則較去年10月增加4.64億美元,年增6%。

  張建一表示,從過去特朗普第一任內2018年開啟中美貿易戰開始,供應鏈即從觀望到開始移動,有些一到了東南亞,也不是全從中國移出來,中國還有內需市場。而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比重愈來愈高,對中國的貿易出口已降到最低30%,後來又上來一點,但都在3成左右,不會降更多、或增更多,因還是有許多台灣傳產要依靠大陸。

  張建一,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博士,歷任台“中央銀行”理事、中油常務董事、彰化銀行董事、陽明海運董事、亞太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櫃檯買賣中心董事、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商業總會經貿政策研究委員會副主委、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兼任副教授、亞洲航空董事等。專長領域為產業經濟發展總體戰略、製造業與服務業發展策略、主要經貿國家產業競合、企業品牌發展推動策略。

  張建一表示,中美貿易戰就是“你課我稅、我課你稅”,但中國大陸真的有受傷嗎?2023年底中國商品在美國占比雖減少8.5%,但在世界占比沒減少,因中國將出口原物料先到了東南亞、用三角貿易方式再賣到美國,所以沒影響。人民幣雖曾在中美貿易戰中貶值10%。使得中國不滿,不過美國占全世界的GDP還是有25%,中國是18%,人民幣使用人數還是遠少於美金使用人數。不過美國課中國關稅也差不多有3成了,已取消中國為永遠最惠國待遇,那若再加上特朗普最近說要開徵中國10%、那就到4成了。

  張建一說,只是大家都覺得特朗普團隊有不確定性,分為傳統保守派、激進派、矽谷派等三派,這三派對關稅態度不一致。特朗普希望油價下跌,那課關稅幅度就不會那麼大。

  張建一向中評社說,雖在這樣情況下,台灣傳產到大陸還是有一定比率,只是現在麻煩的是大陸產能過剩、內需市場較弱,因此台灣傳產到大陸,還是會讓廠商擔心。而在中美晶片戰,美國前總統拜登卸任前一波對半導體晶片製成16奈米以下都進行管制,而以前台積電出口到大陸的晶片12奈米是可行的,在拜登禁令推動下,就影響台積電出口到大陸部分。

  他說,因此,台灣正將晶片賣到東南亞,所以台經院的景氣預測多做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預測,去年台灣出口東南亞成長率,已上升到第三大出口地區。接下來特朗普若要打中美貿易戰2.0。如果打擊強度與範圍更廣,那台灣出口大陸比重是否下降?他認為應不會再降,而是出口東南亞比重變高。

  他補充說,台灣也很難對大陸的貿易比重提升,大陸節制產能,台塑石化業正往下掉,聯電股價也跌,科技半導體、傳產都跌,所以也難升了。然而大陸推行機械設備進口替代並中止部分ECFA早收清單產品,對台灣相關產業出口也構成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