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7月20日刊登一篇文章,標題是《美國將打造先進無人機防禦系統》,作者是威廉·勞森。編譯如下:
五角大樓將組建一支跨軍種聯合特遣部隊,旨在短期內快速部署反無人機防禦系統,同時使該計劃規模具備長期靈活性。美國陸軍將主導這項工作,其他軍種將整合資源參與該計劃。
這支特遣部隊組建之際,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簽署題為《釋放美國無人機優勢》的備忘錄。該備忘錄宣布了一項重大計劃,目標是將美國的無人機能力提升至與俄烏戰場無人機相當的水平,並最終實現對它們的超越。
這些防禦性工作也是為了應對美軍在中東遭遇的無人機襲擊的急劇增加。2024年1月,約旦與敘利亞邊境發生無人機襲擊事件,造成3名美國軍人死亡,數十人受傷。這僅是近來數百起類似襲擊中的一起。在更南端的紅海和亞丁灣,美國海軍艦艇頻繁遭到也門胡塞組織的無人機襲擊。
新計劃的重點之一是研發更具成本效益的無人機防禦手段。目前,面對一架價值2000美元的來襲無人機,可能觸發價值200萬美元的“標準”-2導彈或400萬美元的“愛國者”導彈作出響應。儘管美軍確實擁有成本較低的反制措施,但據報導,美國海軍每次攔截胡塞組織無人機的平均花費高達10萬美元——這從財政和戰備角度都在削弱美國的軍事力量。這本經濟賬是不平衡的,而防禦成本必須與現代戰場的現實相適應。
當前的目標是將反無人機措施的單次成本降至數萬美元。這一數字仍然較高,但五角大樓希望以此為起點,推動技術進步,優化採購和生產流程,從而逐步降低成本。
具有成本效益的產品已進入測試階段。法國阿爾馬唐人工智能公司近期研發的一款高速攔截無人機,可通過直接撞擊的方式摧毀來犯的無人機或讓它們癱瘓。利用動能進行攔截無需配備彈頭或近炸引信,從而避免了技術上的複雜性和成本的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