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特朗普2.0介入台海局勢的影響,汪曙申認為,特朗普的重商主義、現實主義、單邊主義,將是對美國長期奉行的威爾遜主義和自由主義的一次重大逆反甚至轉折。特朗普政府的內部決策模式、權力互動態勢、策略手法變換,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和檢驗,但勢必影響中美關係的互動走向。汪曙申說,在特朗普2.0時期,中國政府處理中美關係的基本原則仍然堅持十二個字方針,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是兩個大國,有各自的國家發展戰略和願景。中國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反對21世紀的“新冷戰”和霸權政治。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歷經中美圍繞台灣問題的長期激烈博弈,特朗普2.0政府對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應有更明確和更清醒的認知。然而,從特朗普1.0時期的台海動蕩局勢,以及特朗普回任後的美國政治和中美關係來看,美國干涉台灣問題和中國統一的力度還將加大。美國歐亞集團評估認為,“台灣問題雖非立即引發危機的導火索,但會加劇中美雙方關係的惡化”。
汪曙申表示,今後一個時期的國際局勢變亂交織,地緣安全競爭加劇,全球治理赤字擴大,信任赤字愈發明顯。美國對華政策的焦慮感、緊迫感及強硬立場不會逆轉,對華戰略競爭將更加突出安全化、民粹化、對抗化,並且將顯著地從權力現實主義和霸權轉移理論,認知和解讀中國政府的新時代國家統一理論與政策實踐。美國不改變霸權邏輯和零和思維,對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採取抵制與阻撓的立場,將使台灣問題演變為中美價值觀和戰略利益的重大衝突點。特朗普2.0的交易思維和訛詐策略可能加劇台海地區的不穩定狀態。
汪曙申強調,立足於大歷史和大戰略的邏輯,中國不致力於在印太地區或者全球範圍挑戰美國的地位,但毫不動搖追求國家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積極管理和穩定中美關係。對於特朗普2.0和賴清德“台獨”挑釁,中國政府將突出“反台獨”“反干涉”並重,加強風險控制和局勢塑造,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