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論壇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博鰲3月27日電(中評社報導組)2025年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於BFA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島宴會廳B舉辦了一場以“釋放區域自貿安排更大潛力”為主題的高端對話。本次對話由張宇燕主持,邀請了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前外交部長馬爾迪·納塔勒加瓦、馬來西亞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傑、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柬埔寨亞洲願景研究院院長成金瓏以及韓國高麗大學特聘教授金興鐘等五位嘉賓,共同探討區域自貿安排的潛力釋放與區域經貿合作的深化發展。
馬爾迪·納塔勒加瓦指出,當前全球正處於一個分裂與條塊化的特殊時期,經濟和貿易問題愈發複雜多變。在此背景下,要釋放自貿協議的更大潛力,必須展現強大的政治領導力。他強調,亞太地區雖是區域發展的受益者,但目前仍缺乏一個整體性的架構。RCEP作為重要的自貿協議,代表著自由貿易和公平貿易,是推動區域繁榮的關鍵。因此,亞太地區需要發出一致的聲音,支持自由貿易和繁榮。他呼籲各國領導人發出清晰一致的信息,支持自由貿易協議的執行與鞏固。同時,在基層層面,要讓企業、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切實感受到自貿協議帶來的好處。通過上下結合的方式,共同推動區域經濟合作。
翁詩傑指出,RCEP簽約國之間發展水平的差異,導致其條規在東南亞的使用率偏低,尤其是原產地規則的使用率令人擔憂。他以馬來西亞為例,儘管該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強勁,但RCEP條款的使用率卻不足1%。這一現象反映出企業在選擇使用RCEP規則還是簡單東盟規則時面臨困境。因此翁詩傑認為,要提升RCEP的使用率,必須解決技術細節問題,並加強技術合作,推動綠色經濟、數字經濟以及跨境消費等領域的發展。他還強調,中國智庫和商會應積極“走出去”,在海外推廣RCEP和CAFTA等自貿協定,提升其影響力和吸引力。此外,翁詩傑也提到了貿易平衡問題,呼籲關注中資企業進入當地市場時對當地業者的影響,尋求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貿易發展。
遲福林強調,在世界大變局下,RCEP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他指出,RCEP不僅是全球自由貿易最大的區域,也是最具公平性和潛力的區域。在當前美國挑戰全球自由貿易的背景下,RCEP應成為引領全球自由貿易的主要推動者。他提到,RCEP探索了一條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共同走向自由貿易的新路子,儘管存在諸多問題,但這一探索具有重大意義。針對智利、中國香港等新成員的加入,遲福林提出“擴容與升級”雙軌戰略:既需建立常設秘書處強化機制建設,更應推動數字貿易等前沿規則創新。他強調,RCEP不應局限於關稅減免工具定位,而應成為亞洲重塑全球經濟治理的戰略支點,通過對接"一帶一路"等倡議形成制度合力,為多極世界提供亞洲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