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宋興洲:美棄烏克蘭如敝屣 台灣需明哲保身
http://www.crntt.hk   2025-02-27 00:43:05
東海大學校園一隅。(中評社 資料照)
 
  宋興洲表示,俄烏戰爭本質上屬於一場不必要的對抗,背後隱藏著美國藉由經濟利益驅動的宏大計劃,其核心目的在於利用地緣政治將烏克蘭納入北約版圖中,進一步牽制俄羅斯的影響力,只是特朗普的想法與過去美國的建制派政治菁英不同,導致烏克蘭進退維谷。

  他進一步說明,特朗普上台後,對外政策出現了明顯的轉變。與過去民主黨政府注重多邊合作和理念輸出的外交策略不同,特朗普政府更看重直接的經濟利益與軍事交易,例如這次要求烏克蘭要還款5000億美元,簡言之“特朗普就是要錢”,不惜以犧牲盟友安全和國際穩定為代價,換取自身經濟上的利益與戰略資本。

  宋興洲表示,特朗普政府處理俄烏戰爭的方式,不禁會讓人聯想到台海局勢的未來,台灣要有前車之鑑,不能盲目效仿烏克蘭,誤以為多向美國購買武器就能確保安全。事實上,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顯示,美國對外軍售每年高達數百億美元,但在實際衝突中,美國往往選擇以錢換取武器,而非親自出兵。

  他強調,當前美國的立場十分明確,即便在烏克蘭局勢中,美國也明言不會直接出兵,僅以個別國家的名義提供軍事援助,以避免觸發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更大範圍的軍事對抗。這種模式意味著,即使兩岸關係緊張升級,美國也不太可能出面干預,而僅會提供武器和軍售服務,這種利益驅動的政策正是台灣必須高度警覺的原因之一。

  “美國自冷戰結束後,一直利用軍售作為對外政策的重要工具。”宋興洲說,以台灣為例,近年來,民進黨政府加大對美軍購力道,花費規模持續創新高,賴清德近期又宣布國防預算支出要達GDP的3%(約新台幣8000億元),但在實戰中能否真正保障安全,卻始終存在疑慮。別忘了,美國曾多次利用台灣關係法作為政治叫牌的手段,相關舉動暗示在地緣政治博弈中,台灣僅僅是美國博弈的一個籌碼,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盟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