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投中興新村一隅。(中評社 方敬為攝) |
邱世卿提到,觀察美國目前內政與外交政策的走向,顯然對特朗普政府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對內,對外反而是沒有那麼急迫,所以可以看到,特朗普最先祭出的是關稅戰,是貿易攻防,本質上還是以國內的經濟利益為主。
他說,特朗普上任以後,對內包含對所謂的深層政府以及對民主黨舊勢力的清洗持續進行中,這是特朗普內政的大問題。特朗普解決內政問題不外乎幾個主要方向,第一個就是處理移民,第二個就是製造業回流,促進國內經濟,而台灣剛好就是製造業回流這個問題很重要的關鍵點。
邱世卿指出,特朗普已經多次點名台灣,控訴台灣奪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這個問題不是台灣喊出提升“國防”預算(賴清德宣布編列占比要達GDP的3%),或花多少錢採購美國軍備就可以解決。對美軍購與特朗普想要達到的目標並無重疊,台灣加大採購軍備頂多只能稍微改善台美的貿易逆差,但無法解決特朗普在競選期間開出的支票,也就是“讓製造業回流”。
“特朗普要重振美國的晶片與半導體產業,而台灣就在風口浪尖上”邱世卿說,因此即便賴清德宣布要擴大“國防”預算編列,打算大量採購美國的軍火,甚至外傳開出具體的軍購清單,仍難以消緩特朗普對台灣的指責,甚至是對台灣的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