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數字經濟總交易額(億美元)(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據大公網報導,在泰國政府推動“數字泰國”戰略十年來,該國數字經濟年增速高達19%(截至2024年),並穩居東南亞第二。在此期間,中國數字科技的規模化輸出與產業化落地,已成為促進泰國數字經濟格局變化、驅動產業躍遷與民生變革的關鍵性力量。
討論兩國的數字經濟合作,首先應該看到數字基建方面的成果。近年來,在中移動、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的支持下,泰國成為東盟首個實現5G商用的國家,5G基站數量超過4萬個,為數字經濟的高增長奠定了基礎。而華為雲、騰訊雲和阿里雲在當地建設的數據中心集群,也為泰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算力支撐和解決方案,並通過聯合人才培養計劃,為本土技術生態注入活力。
其次,中泰兩國的數字技術人才一道,共同推動了泰國製造業、供應鏈的智能化躍遷。例如,位於春武裡府的美的5G智慧工廠便是典型案例。這座標杆工廠將工業互聯網理念落地泰國,通過實時數據采集、AI驅動的預測性維護和自動化流程,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靈活性,為泰國製造業的升級提供了覆製樣板,展示了智能化轉型帶來的可觀效益。
不過,商業流通與日常生活的效率革命,才是中國數字科技觸達最廣、感知最直接的層面,也是中國數字產業的超級武器。在消費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已覆蓋泰國核心商圈,曼谷熱門購物區商戶滲透率達61%。這一數字還在持續提升,大幅降低了中國遊客的現金依賴度,甚至還延伸至曼谷BTS輕軌系統。同時,高性價比的中國電商平台(Shopee和Lazada)吸引到45.4%的泰國消費者,攜程、滴滴等服務應用也贏得了當地用戶的信賴,重塑了泰國零售、旅遊和出行的體驗。
中國數字平台在泰國的落地,更加深刻地影響了泰國青年群體的文化消費習慣。由泰國國家研究院8月發布的《“數字絲路”在泰國》報告顯示,TikTok短視頻和中國動漫內容在泰國年輕人中的使用率分別高達90.7%和91.6%,《原神》、《王者榮耀》等中國手機遊戲、起點國際的網文,以及通過騰訊WeTV、愛奇藝平台引入的中國影視綜藝,已成為泰國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中泰文化的交流絕不是單向的。在中國視頻平台加大於泰國本土原創內容投入的同時,有相當部分的作品又反哺中國影視市場,泰國的廣告、明星於綜藝節目,在中國同樣占據一席之地。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中泰數字經濟合作勢必要邁向一個新階段,雙方都需要為人工智能通用技術(AGI)的擴散做好充分準備。《“數字絲路”在泰國》報告顯示,74%的受訪泰國企業正在使用中國雲服務,例如騰訊雲與泰國零售巨頭正大集團旗下CP AXTRA的合作,就是一個標杆案例。而在AI領域,66.7%的泰國企業用戶認為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產品“非常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