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台灣入境旅客難破千萬人次的目標對旅宿產業的影響?邱顯年表示,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客人過去一來都往台北跑,跑膩了可能換去新北、宜蘭,現在也會慢慢往台中、南部這裡,有發現星馬的客人在台南變多了,而且新加坡的暑假在6、7月,寒假在11、12月,其實到年底前都有機會衝刺。
邱顯年表示,台南旅宿業共有飯店、民宿、露營這三大塊在推動,希望讓客人有更多的選擇。至於挑戰的話,主要還是在成本、人力的問題上。這部分也感謝市府在法規上的修正,旅館公會全聯會也有向“觀光署”爭取,看是否能否讓更多的人力進來台灣。如果能改善人力問題,相信會有更好的住宿品質,客人也更願意買單。
陸客一直進不來的問題怎麼辦?
邱顯年表示,“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業者就是用其他辦法,譬如像市府都會待業者到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去推廣台南在地的觀光、美食、還有住宿,透過交流,讓更多人認識台南。所以其實若陸客進不來,那就要踏出台灣自己固有的區塊,去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邱顯年說,雖然過去陸客來台灣的量比較大,所以以前會比較依賴陸客,但現在也會慢慢發現說,其實台灣還有不一樣的路可以走,鄰近的日、韓、新、馬、泰、越都值得去開發。
怎麼看待整體產業的景氣好不好?
邱顯年表示,其實看起來大家這邊做的都還不錯,畢竟從新冠疫情之後有留下來的,代表都有一定的實力與特色,會讓人回訪一去再去。台南來說的話,當時疫情有很督飯店參與到防疫旅館,多多少少做一點翻新,所以疫情後呈現出來就會不太一樣。而且也受益到高雄演唱會經濟的外擴效應,有些客人也會到台南住。
整體來說,到底是有賺、小賺、打平、還是小賠?邱顯年停頓思考一下後說“還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