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個環團今天齊聚高雄馬頭山參與NGOs環境會議,關注環境議題。(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3月20日電(記者 蔣繼平)高雄市旗山區的馬頭山近年飽受環境汙染等爭議不斷,經過地方民眾積極抗爭曝光後受到外界關注,NGOs環境會議今年也移師到此舉辦,今天30個環團到場相挺,爭取馬頭山成立自然公園,盼保留環境生態創造多贏。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也再批,偷埋廢棄物7名嫌犯並以新台幣5到8萬元交保,實在是司法輕放。
高雄市旗山區的馬頭山近年來環境污染爭議不斷,先是“富駿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爭議,後有“新農業循環園區開發案”,以及“信鼎壹號光電廠開發案”,上月又發現被偷埋廢棄物,橋頭地檢署偵辦後起訴7名嫌犯並以新台幣5到8萬元交保,引起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數度提出質疑司法輕判。
為了關注高雄馬頭山環境保護議題,NGOs環境會議今年移師到高雄馬頭山舉辦,NGOs環境會議為擴大民眾參與開始下鄉舉辦,今年整理出全台14個重要環境事件,經過票選出高雄馬頭山種光電毀山滅林、沙崙農場開發侵蝕瀕危草鴞棲地、“國土計劃法”延至2031年等3大民眾關切議題,高雄馬頭山環境議題拿到第一名。
NGOs環境會議20日起在高雄馬頭山自然公園連辦兩天,聚集全台各地關心環境的公民團體、專家學者、公部門及在地民眾約200多人參與,本屆由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負責主辦,共有台灣生態學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等共30個團體到場聲援。
本屆活動由表演團體“示木申昆”四位行為藝術工作者演出“裂山”行動劇拉開序幕,畫面顯示“貪得無厭、濫墾、濫伐、濫捕”來呈現議題主軸,再由環保團體代表闡述馬頭山議題,並爭取成立“馬頭山自然公園”,下午也規劃議題走讀體驗土地的脈動、探訪惡地生機及生態,晚上安排馬頭山家鄉飲食文化成果展等。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表示,馬頭山地區擁有獨特的地理條件與生態環境,是高雄惡地丘陵淺山森林保育軸帶的生態熱點區,然而近十幾年來馬頭山面臨的卻是種種的破壞,包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新農業循環園區”、“光電開發來”及最近的“被不法偷埋廢棄物案”。
黃惠敏表示,最近馬頭山被偷埋2800立方公尺的廢棄物、不知道對環境會造成多麼嚴重的污染,清運費估計高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抓到7個不法份子卻僅5到8萬元就交保、實在令人憤慨,期盼司法單位能和檢警及全台民眾共同關注打擊犯罪,避免破壞環境禍延子孫。活動也盼爭取成立自然公園,保護珍貴自然資源、創造多贏。
馬頭山,又名銀錠山,是位於高雄市內門區、田寮區與旗山區交界處的一座山峰,因其外型而得名。該地區曾因被劃為垃圾掩埋場預定地,引發當地居民抗爭。今劃入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範圍中,為穿山甲、厚圓澤蟹、食蟹獴等保育動物之棲息地,距離高雄市區約50分鐘車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