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秋分豐收季 台胞讚“一口嘗到家鄉甜”
http://www.crntt.hk   2025-09-24 00:39:58
尚青園生態農莊負責人台商楊阿凱向大家介紹果園(中評社 邱姿爽攝)
  中評社成都9月24日電(實習記者 邱姿爽)秋分時節恰逢農民豐收節,在川台商楊阿凱的尚青園特色熱帶水果采摘園內果香四溢。園內台灣鳳梨、黃色火龍果、芋頭冬瓜等特色品種掛滿枝頭,不少到場台胞品嘗後直言:“口感和在家鄉吃到的基本沒有差別,一口就找回了熟悉的味道。”

  這座果園源於台商楊阿凱退休後的“小巧思”:“我和愛人在川生活了20年,6年前退休的時候,我們想著既然自己懂農業,不如引進一些熱帶水果品種過來,自己做著玩。結果第二年水果一成熟就被搶著買,成都的人們太熱情了,根本不愁賣!”楊阿凱6年來始終專注台灣水果本土化種植。“四川夏季氣候和台灣相近,但也害怕冬季的‘打霜’凍傷水果。”楊阿凱介紹,為解決這一問題,團隊通過搭建大棚——冬季全棚覆蓋防霜凍,雨季半棚遮雨防病害,再搭配土壤改良技術,成功攻克引種難題,讓台灣水果在四川扎根結果。如今36畝核心種植區效益顯著:台灣鳳梨一畝可產3000個,按38元/個采摘價計算單畝收入近10萬元;火龍果一畝產量達7000斤,15元/斤售價讓畝收入同樣突破10萬元。“這裡的水果都不用運出棚售賣,‘足不出戶’就一掃而光!”

  剛采摘的台灣鳳梨被切成小塊,金黃果肉汁水飽滿,台胞嘗後笑著說:“這個鳳梨跟我在台灣吃的一模一樣。”一旁的芭樂蘸上梅子粉,鹽分瞬間喚醒果肉深處的清甜,酸甜交織的口感在舌尖化開,人氣絲毫不減。除了水果品鑒,遊客還能提著籃子進大棚親手采摘,餐飲區更推出燒酒雞、鳳梨苦瓜雞等台灣經典養生湯品,搭配川味柴火雞,兩岸風味碰撞出獨特火花。

  如今,果園已形成“種植+采摘+餐飲”多元模式,年均營業額超300萬元,團隊中台灣員工與大陸員工默契配合,“早不分台灣人、大陸人,大家一起打理果園,就像一家人。”未來,尚青園還將錨准養老產業,融入康養功能。省台辦、區台辦為果園提供的政策輔導、宣傳推廣等支持,讓台企在川發展無後顧之憂。

  “希望更多台胞能來這裡嘗嘗‘家鄉味’,也歡迎更多台灣同胞來四川扎根,一起在鄉村振興裡闖出新路。”楊阿凱的話語裡,滿是對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