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入挖掘潛力巨大的“藍色能源”
http://www.crntt.hk   2025-02-25 15:04:15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海洋大約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1%,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集熱器和儲能系統。海洋能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開發潛力大、可持續利用、綠色清潔等優勢。

  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出台的《關於推動海洋能規模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30年,海洋能裝機規模達到40萬千瓦,建成一批海島多能互補電力系統和海洋能規模化示範工程,海洋能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豐富,形成系列高效、穩定、經濟的海洋能技術裝備產品,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技術研發能力和全球競爭力的海洋能規模化開發利用企業。

  摸清家底 前瞻布局

  海洋能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等。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介紹,我國海岸線長,海洋國土面積大,海洋能資源禀賦好,待開發潛力大。沿海省份電力尤其是綠電需求大,海洋能靠近負荷中心,在未來陸地資源日趨緊張情況下,海洋能開發利用對於緩解東部沿海地區、海島和深遠海用能短缺以及推動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具有積極作用。

  《指導意見》提出“科學核算,規劃引領”的發展原則,要求分類分區開展海洋能資源調查和潛力核算,明晰資源分布,立足資源禀賦條件,適度前瞻預留發展空間,提升資源節約利用水平。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古嫵說:“自然資源部將分類組織開展我國海洋能資源調查評估,深入研究資源分布規律、資源評價等問題,科學核算我國資源開發潛力,建設海洋能資源數據庫和服務平台。”

  在優化開發利用布局方面,自然資源部將積極鼓勵沿海地區,在國土空間規劃和海岸帶及近岸海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過程中統籌考慮海洋能用地用海用島需求和生態保護要求,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前瞻布局海洋能潛在開發區域,加強要素保障,推動海洋能分類有序開發。

  潘慧敏介紹,國家能源局正聯合相關部門在浙江等地試點開展海洋能資源普查,指導沿海省份統籌考慮海洋能用地用海等要素需求保障。

  在示範工程建設方面,《指導意見》著重從各能種的規模化示範工程進行布局,包括實施百兆瓦級潮流能重點工程、推進波浪能規模化利用、支持溫差能資源綜合利用、開展海島多能互補應用等。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