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校園一景。(中評社 楊騰凱攝) |
包宗和指出,由於台海目前還未發生戰爭,台灣的處境與烏克蘭還是有所不同,如果因為台灣踩到了中國大陸的紅線,導致台海出現軍事衝突,那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是如果台灣能夠採取不同的做法,能夠去避免戰爭,避戰、避險,那麼台灣就不會成為今日的烏克蘭。
包宗和表示,然而台灣處於兩個強權當中,要想要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確實是有一定的困難,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但是能不能一定程度掌握自己的命運,又或是完全任人宰割,這還是要看台灣的做法。如果台灣完全俯仰由人,完全靠向美國這一邊,不採取避險政策,不在美中之間求取平衡,那哪天美國像對待烏克蘭這樣把你出面掉,台灣該怎麼辦?你就只能被出賣,那這個時候就很可悲。
包宗和表示,至於中美是否可能達成第四份聯合公報,來尋求一定程度上解決台灣問題,使中美情勢得到降溫?由於特朗普什麼事都可能做出來,所以這個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是過去中美簽署三個公報的大背景,都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在漸漸好轉,包括美國想拉攏中國制衡蘇聯,或是對中國有所求,想把中國拉攏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當中,好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所以過去美國與中國大陸簽署聯合公報的內容,對中國是有一定程度的退讓的。
包宗和指出,但是現在狀況不同了,美國對中國大陸不是拉攏,而是要對抗、壓制,防止中國大陸崛起與美國爭世界霸權,此一時,彼一時,雙方氣氛不同了,以前美國會對中國遷就,但現在是要壓制對方,所以雙方是否還可能簽署第四份聯合公報,自己要打上一個問號。除非雙方對彼此的重大利益能有所妥協,否則雙方要簽署第四份聯合公報的氛圍,目前還看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