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譚偉恩。(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9月27日電(記者 方敬為)全球自行車龍頭、總部位於台中市的巨大(Giant)機械在台灣製造的自行車、相關零件及配件,24日被美國海關以“涉及強迫勞動”發布暫扣令,被視為要迫使業者赴美生產。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譚偉恩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自行車產業偏向傳統製造業,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影響有限,他反而認為,此案更偏向業界之間的惡意競爭。
譚偉恩,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學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包括國際貿易法、比較政治經濟學、國際合作暨全球治理等。
巨大機械有限公司24日遭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以“強迫勞動”為由扣押自行車、零件產品,引起相關業者恐慌。
巨大集團全球自行車市佔率第一,自有品牌捷安特(GIANT)在台灣自行車市場市佔率約30%,位居第一,在中國大陸也處於領導地位。
巨大輸美自行車產品無預警遭扣,市場上陰謀論頻傳。據了解,巨大先前未接獲美方任何調查要求,也未給解釋機會,傳出是因巨大先前拒絕赴美設廠,樹大招風,因而成為殺雞儆猴對象,供應鏈認為,倘若為真,台灣指標企業恐遭強迫赴美,無異掏空台灣。
對於巨大案與美國迫使台灣產業轉移投資的關聯性,譚偉恩認為,很難連結,兩者無明顯關聯,這次事件,無論是巨大公司本身對外的公開聲明,以及台灣官方有關部門的回應、媒體的評論,感覺上都是針對“勞工條件”。
他指出,包括美國CBP對巨大提出的改善要求,也是聚焦在提出“合乎勞動規範的證明”,所以從美國官方、企業本身以及台灣官方的說法,勞工條件才是問題的癥結,這很難與“迫使產業赴美投資”掛勾。這與先前要求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赴美投資的背景因素不同。
譚偉恩解釋,巨大是機械產業,比較偏向傳統製造業,假設真的把一些生產線移轉到美國,其實對美國戰略價值並不高,因為自行車製造、生產並非所謂的“關鍵技術”。所以他個人不太傾向迫使台灣產業赴美生產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