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9月30日接見訪台的美國農業部次長盧克.林德柏格(左)。(照:府方提供) |
中評社台北10月1日電/美國“農業部次長”林德柏格率農企團訪台,他強調,此行目標在兌現台灣“未來4年對美農產品採購量增加30%”的承諾。賴清德昨日接見訪團時重申,台灣業者會規畫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林德柏格表示,將進一步開放台灣鳳梨銷至美國市場。
林德柏格等人預計今日離台。在3天訪問行程中,除拜會賴清德、會晤台灣肉品產業領袖、主持農業、穀物暨生質產品等相關會議,還在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主辦的廚藝活動中,親自下廚料理“三杯美國雞肉刈包”。餐飲業者說,“次長級推銷員”為美國雞肉來台造勢,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台灣多食用美國雞肉,大家心知肚明。
雞肉業者卜蜂表示,倘若政府與美國談判,又承諾將美國進口雞肉、雞翅、雞腿的關稅從20%降至“零”,台灣雞肉肉品將難以競爭。學者則認為,台灣肉牛產業正逐漸起步,開放美牛全面進口勢必衝擊台灣業者。
美國“農業部”在官網表示,林德柏格此行目的在擴大市場准入並促進美國農產品出口。林德柏格指出,台灣先前承諾在未來4年內對美國多類農產品的採購量增加30%;2024年,美國對台出口總額達38億美元,其中農業貿易順差31億美元,此次訪問是為大豆、玉米、小麥、乳製品、牛肉、新鮮水果等在內的眾多行業帶來寶貴機會。
賴清德9月30日接見訪團表示,日前台美雙方業者在美國簽署採購意向書,規畫在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美國農產品。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受邀與美國農業部官員會晤的卜蜂表示,願意尊重與配合政府的政策,增加採購美國原物料,惟過去原物料採購來源有美國、巴西跟阿根廷,現在增加對美國的採購,就會從過去的市場機制變成“規格標”,養雞的成本可能會增加,市場的競爭力將被壓縮。倘若政府與美國談判,又承諾將美國進口雞肉、雞翅、雞腿的關稅從20%降至“零”,台灣雞肉肉品將難以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