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9月26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中美關係,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中美雙方都有接觸的需求,因此增加會面、熱線是必然的,也形成護欄避免誤判。中美目前重點聚焦在關稅貿易談判上,台灣議題並非當前首要議題,不希望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因台灣問題起任何漣漪。
曾偉峯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暫停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軍援,很可能是特朗普對台灣議題上更加謹慎,甚至是希望以此取得一些好處。中國對台灣問題,現在就是跟美國打持久戰,解放軍定期軍演,慢慢的就把台灣的戰略空間限縮了,從暫停軍援來看,是美國對中國的讓步,但中國卻從未在台灣議題上對美國讓步。
曾偉峯指出,中美在台海議題上,越來越不對稱。中國有自己的戰略步調,美國反而在戰略上更缺乏耐心,即便台美關係持續升溫,但到某種程度美國可能還是會擔憂中國的態度,美國並非無上限的支持台灣。
美東時間19日早上、北京時間19日晚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透露,他們同意,兩人將在今年10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面,特朗普將於明年初訪華,習近平在適當時候訪美。
曾偉峯是美國北德州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東亞政治與經濟發展、國際關係,曾任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國防安全研究院”量化分析與決策推演中心助理研究員,現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國際合作事務統籌長。
曾偉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中美雙方領導人彼此都有接觸的需求,中國應是在熱線中瞭解美國在關稅談判上的底線,而美國則希望試探中俄朝之間的合作關係,特別是特朗普在93閱兵諷俄朝密謀對抗美國,雙方都有需求,彼此增加接觸是必然的,對中美關係的穩定也不是什麼壞事,就像美國所講的護欄作用,避免進一步的誤解造成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