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前海軍中權軍艦艦長張競。(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6月2日電/據外媒報導,美國對台軍售數額將超越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次任期。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前海軍中權軍艦艦長張競6月1日表示,華盛頓對外軍售最主要目的是維護與支持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絕對不是滿足求售國軍事採購需求。美國對外軍售在本質上就是政治算計,但是在台灣社會卻將美國對台軍售視為安全承諾。
路透社報導預計特朗普政府對台軍售數額將超越第一任期,並且表示希望台灣在野黨不要杯葛對美軍購與當前“賴政府”預備增加“國防”預算開支提案。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近日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論壇,呼籲美國的亞洲盟邦應該設法將“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5%水準(台灣目前約GDP2.45%)
張競指出,台北與華盛頓對於軍事採購品項與額度經常存在歧見。許多台北方面希望採購獲得項目,華盛頓不願放行,而某些台北根本就沒有打算要籌購品項,華盛頓又會透過遊說或是擺明施壓,希望台北調整建軍構想,硬是籌建某些作戰部隊與陣地,以便吸納華盛頓硬是要塞給台北之軍事品項。但軍售台灣畢竟是賣方市場,台北近年來沒有搞好兩岸關係,只能單方面押注在華盛頓這邊,所以在軍售清單上被華盛頓予取予求,這也是無奈事實。
強競說道,看對台軍售議題,不是光看品項或是額度,更必須注意到核準時機,並且從中理解華盛頓所重視之政治節奏與脈動。假若是在美國總統接任初期就積極對台軍售,就必須承擔來自北京方面壓力。但若是刻意壓著對台軍售案不對外宣佈與送達“國會”備查,在下任前卻如同清倉般宣佈多項對台軍售,其實就可以解讀出北京方面對美施壓能有多大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