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經濟研究院一隅。(中評社 張嘉文攝) |
後續無論是哥倫比亞、加拿大、墨西哥都讓步,劉大年說,巴拿馬也宣布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等等,這些看在美國人民眼裡,都會產生特朗普一上任沒花什麼力氣,就把美國利益談妥,凸顯了和過去拜登政府的不同。
劉大年認為,特朗普的目的當然是要和這些國家談判,或許談完後還是會加徵關稅,也可能就此不課,或許少課一點,都取決於這些國家和美國怎麼談。
但在對中國部分,劉大年指出,特朗普對中國課徵關稅等等措施,最終目的還是要拖緩中國對美國的追趕,不得不好好正視中國的挑戰,所以特朗普下個重點當然是對中國下手,但會邊談邊打,就像是他的第一任期時,也多次訪問中國,與大陸領導人會面、通電話,但仍舊對中加徵了四次關稅。
劉大年說,特朗普上任後廢止拜登許多政策,但針對中國的管制幾乎沒有解除,這也是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對中國不會手軟,所以特朗普接下對中國的經貿限制措施,看起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劉大年提到,目前特朗普僅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與他競選期間宣稱的60%稅率差距很大,所以看起來特朗普是針對單一事件來處理,此次就是指控中國應為美國境內致命的類鴉片藥物芬太尼氾濫負部分責任,接下來針對其他事件的談判如果無法達成特朗普所要的,可能一步一步將關稅往上加。
而中國提出的反制,劉大年說,因中國對美國還是有大量的貿易順差,許多中國產品都銷往美國,但美國產品銷往中國相對少,相較之下中國在貿易上籌碼比較少,可是中國也已有所準備,所以接下來中美間的長期對抗,看起來是沒有改變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