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蘇進強:中國人認同是兩岸出路 綠缺乏自信
http://www.crntt.hk   2025-09-30 17:18:31
中華文化總會前秘書長、前台灣團結聯盟黨主席蘇進強。(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9月30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兩岸關係,中華文化總會前秘書長、前台灣團結聯盟黨主席蘇進強30日在節目受訪表示,兩岸關係應該從“中國人”認同切入,這是為兩岸關係找到出路的解套關鍵。然而民進黨長期缺乏文化底蘊與自信,反而刻意汙名化“中國人”概念,使台灣陷於內部撕裂與無謂的對抗。

  蘇進強30日接受中國國民黨籍前“立委”陳學聖、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的“志聖鮮思” 節目訪問。

  蘇進強表示,以前喊“中國人”是理直氣壯,現在卻被汙名化,這是很奇怪的事情。他過去在台聯,與本土派的中國國民黨籍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交好,也與外省藍營朋友交好,彼此也都沒什麼隔閡,因他文學人的特質,會用同理心看待對方,此外他也跟軍方保持良好關係。

  蘇進強說,台聯過去常被說是“台獨黨”,但他當秘書長、黨主席的時候,原本是想要建構政團,讓政局穩定,振興經濟,鞏固民主,壯大台灣,這才是核心目標。

  他提到,後來陳水扁推薦他去中華文化總會,會內本土、外省人士都有,而已故前資政、作家柏楊就是諮議委員。其實陳水扁並不是不認同中華文化,因他當文總秘書長的時候,陳水扁對他也是充分授權。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在5月19日時還特別見他與柏楊。柏楊對陳水扁說,“台獨”立場是會被打壓,這種政治抱負應該要放棄,而陳水扁也向柏楊說會好好做事。因此陳水扁曾提出過想與時任大陸領導人江澤民在小金門喝茶,這就是當時兩岸的想像。

  他說,他不能說自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但他對“中國人、中華文化”的認同是他的DNA,雖他是本省人,但在台聯當主席時,軍方很多朋友曾對他有懷疑,可是當時台聯13位“立委”都主張不能刪“退輔會”一毛預算,那時時任“國防部長”高華柱還親自來道謝。

  “中國人、中華文化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台灣的強項,可惜民進黨卻去汙名化!”蘇進強強調,他與大陸中、高、低層都交流過,對岸人士甚至跟他說中華文化在台灣才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堡壘,如今民進黨卻缺乏文化底蘊與自信,台灣整個亂成一團。當軍人要保衛國家時,請問民進黨是在幹什麼?

  蘇進強說,蔣經國、李登輝時期都強調“富而好禮”,講“王道文化”,李登輝更提出“文化新中原”,不是去中國化,而是平衡,沒有要切割中國,因為文化才是最穩定的基石。台灣若要穩定發展,不能陷於“去中國化”的內耗,而應該自信地承認“中國人”與“中華文化”的價值,唯有如此,才能在兩岸關係中找到真正的出路。

  何志勇問及蘇進強,如何看前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案子?蘇進強說,老實說過去他對柯文哲的印象並不好,覺得柯白目,但看看現在的司法,若有問題,檢調應一槍斃命,可是後來仔細看,柯文哲的案子很清楚,沒有接受賄賂,檢調卻故意把不同法律概念混在一起,硬要辦,這不公平。

  蘇進強也提到,《鏡週刊》鏡檢這樣操作,要知道公道自在人心,柯文哲雖然個性直,但柯有理想,如果民眾黨、柯文哲能穩定族群、融合內部,那兩岸才可能和平,否則像現在執政,台灣內部不和,談什麼兩岸和平?而他認為柯現在某種程度有點像“台灣的曼德拉(反種族隔離的已故南非總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