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大集團總部大樓。(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9月25日電/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24日以捷安特自行車製造商巨大(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在台灣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強迫勞動為由,發布暫扣令( WRO),暫停輸美的自行車、自行車零件及配件。巨大今天股價開盤一度下挫至91.5元,跌幅逾9%。事件發生之際,美台正處於敏感時刻,雙方正進行貿易協議談判,而特朗普政府同時考慮對半導體加徵關稅,並研擬修改科技相關政策,可能對台灣經濟造成衝擊。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有市場人士擔憂,美方此次出手,正值美台貿易談判、特朗普政府考慮對半導體加徵關稅之際,若禁令持續,恐不僅牽動單一產業,更可能放大台美雙邊經濟的摩擦。
《Bicycle Retailer》則報導,“認定”相當罕見,例如2024年僅出現一次案例,涉及自多明尼加共和國進口的金屬擠壓製品。
紐時報導指出,捷安特自1970年代創立,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大自行車製造商之一。其產品遍布全球,在美國除透過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銷售外,也進入眾多小型獨立車店。目前捷安特在大陸、荷蘭、匈牙利與越南均設有工廠。
紐時報導也提到,美國目前對53項產品實施暫扣令,其中包括部分棉花、服裝、機械與電子產品,但絕大多數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前就實施。
而截至今年,特朗普也對一艘大陸漁船與一家韓國海鹽生產商發布類似命令;今年3月,特朗普則悄悄取消對一家多明尼加糖業公司的暫扣令,這家公司被指與特朗普有政治關聯。
巨大則在25日凌晨證實消息,並表示將向美方提出申訴,強調公司供應鏈透明並持續遵循規範,會盡力將影響降至最低,聲明同時指出,從大陸或越南輸往美國的產品不在此次禁令範圍內。也揭露此事恐影響公司營收佔比約4%至5%,公司將會提出申訴,至於短期影響程度仍需視後續與CBP溝通結果而定。
美國海關官員表示,對捷安特的調查發現,其生產環境存在惡劣條件,包括債務勞役、工資遭扣發、工人過度加班,以及生活環境欠佳,顯示有強迫勞動跡象。美方認為,這些因素使捷安特能以低於美國自行車製造商的成本出售產品,並因此獲取數百萬美元的不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