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8月31日發表題為《認識一下全球最熱門的新興武器出口國》的文章。文章摘要如下:
世界各國軍事規劃者正在大舉投資新武器。烏克蘭戰爭的爆發與美國可能拋棄盟友的威脅,促使各國爭相擴充武器庫、強化供應鏈及確保彈藥供應穩定。當前,各國對坦克、火炮、戰鬥機和無人機的需求極為旺盛。然而,這波需求紅利並未完全流向美國、歐洲、俄羅斯等傳統武器出口方。相反,兩個雄心勃勃的中等強國韓國和土耳其正從這波軍備熱潮中獲利。
這場軍備競賽折射出更廣泛的格局重塑。歐洲軍工企業需要時間恢復冷戰結束後萎縮的產能,而且還需要時間補充因援助烏克蘭而消耗的庫存。通常穩居全球第二的武器出口國俄羅斯,在經歷多年烏克蘭戰場的裝備消耗後,正優先保障本國軍隊需求。印度、越南和埃及等傳統買家正在尋找其他供應方。
韓國:維持軍工產能是優先項
許多國家正將訂單轉向韓國。儘管美國仍是北約歐洲成員國最大的武器供應國,但在對歐洲武器供應方面,韓國已與法國並列第二。在某些武器品類的全球出口中,例如坦克和火炮,韓國的出口量已超過美國。在戰機出口領域,韓國僅次於美國和法國位居第三。去年,韓國向沙特出售了價值32億美元的地空導彈系統,向秘魯出售了價值4.6億美元的軍艦,並向羅馬尼亞出售了價值10億美元的自行榴彈炮。
韓國最大的一筆訂單來自2022年與波蘭簽署的軍售協議。現在,該協議涉及的金額已達220億美元。波蘭希望快速構建對俄羅斯的威懾力。對韓國而言,這筆訂單釋放出重磅信號:該國已準備好躋身全球頂級軍火出口國行列,並為在歐洲達成其他利潤豐厚的軍售交易打開了大門。韓國能夠以合理價格快速生產符合北約標準的武器裝備。韓國7家軍工巨頭與政府密切合作,共同爭取訂單並協調研發工作。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李正民表示,維持軍工產能一直是韓國的優先事項,部分原因在於從嚴格意義上講該國仍與北方鄰國處於戰爭狀態。
韓國最具雄心的軍工項目是KF-21戰機項目。該機型預計將於明年年底入列,目前已引起東歐、海灣地區及南亞國家的興趣。KF-21目前屬於4.5代戰機,韓國方面希望通過進一步升級,將其打造為配備國產發動機的完整版第五代隱形戰機。這將考驗韓國是否有能力與F-35等美國最先進戰機平台競爭。迄今為止,即便是日本和以色列也未能實現這一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