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烏衝突將滿三年:戰場仍膠著 格局面臨重塑
http://www.crntt.hk   2025-02-20 18:12:54
 
  作為這場衝突的始作俑者,美國近期也是動作頻頻。不僅國務卿、國防部長等官員密集出訪,討論和解方案,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與俄烏兩國領導人進行通話,討論烏克蘭局勢等問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俄雙方同意就結束俄烏衝突進行“緊密合作”,派遣各自團隊“立即開始談判”。

  儘管如此,俄烏短期內難以實現全面和平。俄羅斯要求烏克蘭實現“中立化”並承認現有戰線實控權;而烏克蘭堅持要先獲得美西方安全保障,強調領土完整,並提出領土交換作為籌碼。在某種程度上,雙方核心訴求具有相當高的不可調和性。

  可以預見,俄烏衝突或將轉入談判博弈與戰場作戰並重的新階段。雙方未來的談判,將是一場“實力與意志的博弈”,能否順利實現和談取決於軍事動態、國際干預和雙方國內政治的多重角力。

  新趨向——

  智能無人戰爭加速演進

  作為冷戰後歐亞大陸規模大、烈度高、持續時間久的地區性衝突,俄烏衝突令外界高度關注的一個焦點,是戰爭形態向智能無人戰爭加速演進。

  智能算法主導作戰進程,賦能增效作戰體系。當下,俄烏衝突已從傳統機械化對抗演變為全球“算法戰場”試驗場。人工智能技術大量應用於情報分析和戰場識別,如一家美國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可快速處理衛星和無人機情報,識別戰場目標並生成打擊建議。同時,人工智能還被運用於指揮控制系統,如烏軍的“Delta態勢感知系統”,能有效整合來自衛星、無人機和一線部隊提供的多源情報,實現實時態勢感知和作戰信息分發,加速戰場決策,完成“發現即摧毀”。隨著人工智能算法作戰體系賦能增效作用的進一步顯現,智能算法進入殺傷鏈各個要素,提升了整體鏈路運行效能,呈現出明顯的戰鬥力倍增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