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俄羅斯自由媒體網2月9日刊發題為《“伊斯坎德爾”-1000:從加裡寧格勒和白俄羅斯覆蓋全歐洲》的文章,作者是維塔利·奧爾洛夫。內容編譯如下:
一家頗有影響力的美國軍事刊物日前發布了一則令北約領導層感到不安的消息:“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系統的最新改型——“伊斯坎德爾”-1000——即將量產。這是一種准彈道導彈,其射程更遠,重量約為3.8噸,直徑0.92米,長7.3米。
同原型導彈相比,“伊斯坎德爾”-1000的固體推進劑增加了10%至15%,從而延長了發動機運行時間,能夠使飛行距離增加500至800公里。由於使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奧克托今炸藥,導彈飛行速度可與“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相媲美,達到每秒2700至3100米。
無論是五角大樓還是北約總部,自然都不會對這一消息感到高興。西方專家們迄今仍在為如何對付已經服役20年的標準版“伊斯坎德爾”導彈大傷腦筋,而如今又面臨新難題。
西方專家認為,新型導彈將用於打擊中歐、西歐和波羅的海的目標,因此,加裡寧格勒州或白俄羅斯很可能被選為部署地點。
迄今為止,俄軍主要倚重的是“伊斯坎德爾”-M導彈系統,將其定位為對抗北約在歐洲龐大常規軍力的一種非對稱手段。
眾所周知,受《中導條約》限制,“伊斯坎德爾”-M射程為500公里。然而在2019年8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於是,俄羅斯也無需繼續遵守該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