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美國B-21“突襲者”轟炸機試飛畫面(來源:參考消息網) |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央廣軍事報導,美國空軍近期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名為《2050年空軍部》的報告,分析了未來25年全球安全環境發展趨勢,著重強調中俄對美國可能構成的威脅和挑戰。同時,報告對2050年美國空軍和太空軍在戰略環境中的定位作出預測,並對其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前瞻性規劃。那麼,向來很少制定長期發展規劃的美國空軍此時公布這份歷時25年的發展規劃究竟有何意圖?從報告的內容中,我們能看出哪些隱藏信息?這些就是本期《一南軍事論壇》關注的話題。
李悅:根據相關資料介紹,美國空軍公布的這份報告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未來戰略環境的判斷,認為國際競爭與權力角逐將更為激烈,尤其是中美俄等主要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可能進一步升級。非國家行為體的宗教極端主義活動和犯罪行為仍將受到高度關注,而科技創新成果的加速應用將重塑戰場格局。二是描繪了未來全新戰爭的形態,認為太空領域將成為軍事行動的決定性戰場,突出強調制空權和空基核威懾力量的重要性。三是重點描摹了美國空軍未來的發展方向,大力倡導太空軍的擴張、強化以及空軍穩健發展的必要性。一南教授,您如何分析美國空軍公布的這份報告?
金一南:我們可以從近期和中長期兩個維度來分析這份報告。
從近期看。首先,美國空軍現任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公布這份報告,是一個無奈之舉。目前,特朗普即將任命新的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的任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所以他不得不倉促地把這個報告推出來。
其次,美軍向來很少進行這種中長期的規劃,而《2050年空軍部》則規劃了未來25年美國空軍發展的願景。按道理說,這類中長期規劃應該經過審慎周密的思考謀劃再推出,但現在卻來不及細致推敲就公布出來,確實顯得很倉促。
從中長期看,這個報告雖然不成熟,但是也反映出美國空軍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即強調無人化作戰、一體化作戰,體現出美國空軍依托高科技發展的總體思路。美國空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第一,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國際形勢發生了誤判,認為整個世界處於美國“一超獨霸”的控制下,所以美國不需要過分強化軍事力量了。但是後來的發展情況,並不是美軍設想的那樣。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局勢嚴峻複雜、衝突頻發的情況下,連也門胡塞武裝這樣的非政府武裝力量,都能夠給美國海軍、給美國海上運輸線帶來嚴重的挑戰,這就是美軍《2050年空軍部》報告出台的大背景。但是在談到當前國際局勢時,這個報告卻迴避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美國企圖稱霸世界才是引發國際局勢動蕩的根本原因。第二,低估了國際衝突發生的可能性。第三,新興力量的崛起。報告中,雖然也提到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但實際上是把矛頭對准了中國。因為中國空軍的崛起,是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的,甚至有人把中國空軍力量的蓬勃發展,稱為美軍面臨的新“斯普特尼克時刻”,將其視為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給美國造成的巨大衝擊。美國認為,中國的新型戰機、無人機的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這對美國空軍的未來形成了很大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