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與台“經濟部長”龔明鑫(右)接受質詢。(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7日電(記者 俞敦平)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牛煦庭今日在“立法院”院會上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聚焦台美關稅談判與政府談判策略。牛煦庭指出,美國以單邊主義手段主導談判,台灣只能“止損”毫無利多,並要求政府掌握美國內部政治壓力作為談判籌碼。卓榮泰未直接承認美方的單邊作法,反而試圖以“雙邊合作、平衡互動”為由緩頰,卻始終無法反駁牛煦庭的核心質疑。
牛煦庭質詢時指出,外貿是台灣經濟命脈,自由流通的貿易體系是經濟奇蹟的根基,但當前國際格局劇變,政府必須對國際貿易現況有更清楚的定位。他表示:“在這樣的時代,政府應該對焦世界局勢、掌握國際脈動,這是最基本的責任。”
隨後牛煦庭以“單邊主義”為題展開攻勢,指出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片面課徵關稅、未經協商,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他直接詢問卓榮泰:“請問院長,美國在對台關稅談判中,是否採取單邊主義?”
面對質疑,卓榮泰先表示,“美國確實對全球多數國家採取不同型態的雙邊談判”,並強調美國“也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才能獲得平衡發展”。但當牛煦庭追問:“那特朗普時期未經協商的課稅算不算單邊主義?”時,卓榮泰僅回應:“不完全是。”語氣顯得保留,避開正面定義。
牛煦庭隨即反擊:“這就是單邊主義啊!如果雙邊談判是對等的,雙方應該都有所得,但我們現在只是在止損,沒有任何利多。”他指出,台美貿易協議談判已進入第五輪,但實際進展僅限於“降低關稅、避免稅率重疊、爭取232條款豁免”,這些只是“減少傷害,談不到收益”。
卓榮泰回應,美方的談判確實帶來壓力,特別是台灣在ICT與電子零組件出口上對美順差高,因此成為美國重點對象。但他仍重申政府的立場是“在壓力中尋求平衡”,並稱行政團隊已“模擬多種情境”,與產業界保持溝通,“一旦落點發生,相關支持方案可立即上路”。
牛煦庭進一步提醒,美國最高法院近期可能限制總統片面課關稅的權力,而國會又陷入分裂與預算僵局,“這些都是台灣可利用的談判籌碼”。他強調,政府不能再被動止損,“要掌握變局、利用壓力,才能為產業爭取更有利條件”。
卓榮泰最後表示,政府會密切關注美國政治發展,並在合適時機調整談判策略,“審慎評估、穩健前進”。但對於美方是否以單邊主義壓迫台灣,他仍未作明確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