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酸AI內閣發紙本證 藍委批數位轉型停滯
http://www.crntt.hk   2025-11-04 10:38:17
藍委張智倫。(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11月4日電(記者 俞敦平)在今日的“立法院”會上,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張智倫批評政府標榜“AI“內閣”、自稱“資訊科技大國”,卻連數位身分證都遲遲無法上路,仍讓人民使用紙本證件。他指出,計劃三年來耗費上億元、政策未定,與政府宣傳的數位轉型進度嚴重脫節。“行政院長”卓榮泰與台“內政部長”劉世芳回應,數位身分證推動須以資安與法制完備為前提,待《個資保護委員會組織法》完成審查後再行推進。

  台灣原定於2021年推動數位身分證(eID)換發,但因個資與資安疑慮引發社會爭議,“行政院”宣布暫緩實施,改由工程會協調調整。三年來雖持續編列預算與進行建置,實際政策仍停滯,成為外界批評政府數位治理成效不彰的焦點。

  張智倫指出,自暫緩以來,相關經費累計已超過10億元,去年編列六千多萬、今年再編四千多萬,卻沒有任何換發時程。他認為,台灣自稱AI“內閣”與資訊科技大國,卻仍使用紙本身分證,這樣的落差顯示政策執行力不足。他並提到,紙本制度的漏洞正被詐騙集團利用,近期就有集團在龍山寺外以千元收購身分證與健保卡影本,疑似用於冒領普發現金。他批評,若身分認證系統能數位化、強化資安,就不會讓詐騙輕易得逞。

  卓榮泰表示,政府已針對普發現金設置防詐機制,並持續加強通報與查核。他說,目前正進行個資主管機關的職掌銜接,未來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成立後,將負責監督並推動相關政策。

  劉世芳強調,不論紙本或數位化,資安都是首要考量。她表示,《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組織法》已送“立法院”審查,待法制通過後,政府才能展開跨部會整合,確保制度安全與法規齊備。她也指出,數位身分證建置經費至今已支出約八億元,相關預算仍持續進行,未來會在資安與法制完善後再啟動推動計劃。

  張智倫最後提到,詐騙案件財損高達706億元,而政府偵查與資料比對仍以紙本程序為主,顯示科技應用落後。他呼籲行政部門應在防詐與數位治理上同步加強,真正落實“AI“內閣”所宣示的科技行政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