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起,“環境部長”彭啟明、卓榮泰、“經濟部次長”何晉滄。(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14日電(記者 俞敦平)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柯志恩今日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關切台美關稅談判進展及對製造業的影響。她指出,美國先前提出“五五分擔”構想已遭台灣否決,追問是否出現“四六”或“三七”等新方案。卓榮泰回應,目前並無新的比例提案,政府堅守“合理稅率、不重復課徵”原則,並已提出以企業自主投資、政府擔保的“台灣模式”強化產業合作。
美國對部分台灣出口產品維持高關稅,引發產業界關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先前拋出“台美晶片產能五五分配”構想,期望分散供應鏈風險,但台灣政府已明確拒絕。雙方目前正就稅率與產業合作協商,外界稱之為“台灣模式”:企業主導投資、政府提供金融保證,美方則在水電與簽證等面向提供協助。
柯志恩在質詢中指出,賴清德在雙十演說中列舉多項經濟成績。但實際上出口結構高度集中於資通訊與電子零組件,“傳統製造業仍未復甦,高雄多家傳產還在苦撐”。她表示,美方先前提出的“五五”分配方案已遭否決。但外界關心是否有新方案,“若改成四六或三七比例,‘行政院′底線在哪裡?”
卓榮泰回應,目前雙方談判仍在最後確認階段,“尚未有新的比例提案,也未互相承諾任何具體內容”。
柯志恩進一步詢問,美方是否在談判中要求放寬基改食品與肉品標示、或允許基改食品進入校園。卓榮泰強調,政府立場堅定,將維持“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人健康、糧食安全”四大原則,不會為談判讓步。
她同時提及,特朗普與習近平預計於十月底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會面,詢問“行政院”是否已進行情勢推演,以評估可能對台灣關稅與貿易政策造成的衝擊。
卓榮泰表示,“行政院”將密切關注國際變化,原則是爭取“合理稅率、不重復課徵,並持續就美方232條款爭取更優惠待遇”。他進一步說明,政府已提出“台灣模式”,由企業自主投資、政府提供金融保證,與美方政府建立合作機制,形成產業聚落。美方將在水電、行政與簽證等面向提供協助。
柯志恩則指出,“願景固然美好,但執行挑戰仍大”,以台積電赴美設廠為例,光是人力供應就遇到極大困難,“沒有人比台灣員工更能吃苦、最有阿信精神”。她呼籲政府在推動國際合作時兼顧產業現實與人力壓力,維護台灣製造業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