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10月2日電(記者 方敬為)中美領袖日前在聯合國大會對氣候議題的談話產生強烈對比,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方抨擊氣候變遷是“騙局”,中方則具體承諾減排目標,對照之下,美國走向孤立主義之道表露無遺,在對國際事務尤其是公共財的付出上,美國正在收縮,公信力也相對流失,中美在全球氣候議題上角色與影響力正在發生結構性調整。
宋興洲,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學務長、政治系主任、東海大學都市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成功大學東南亞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專長在政治經濟學、比較政府與政治、國際政治、兩岸關係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他指出,在其任內結束了7場戰爭,但聯合國對此沒提供幫助。更批評,聯合國只會空談,且氣候變遷是“世界史上最大騙局”,並向會場內的國際領袖呼籲,應該遠離“綠色騙局”(green scam),否則世界各國都將走向失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聯合國大會的氣候峰會透過影片發表演說,首次承諾設定中國明確的減排目標。將在2035年前努力將全國經濟範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至10%,並“力爭做得更好”。
宋興洲認為,中美領袖在聯大的談話,可以明顯感受到,“何方較有意願盡大國責任”,特朗普主政下的美國正走向孤立主義,這對中國拓展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有很大的益處。當然,話語權由誰主導,除了道德論述的正當性外,其他包括標準制定、資金流向與技術輸出都很重要,這點中方似乎已做足準備。
宋興洲說明,中國在近年的“政策、產業、投資”三角上呈現出高度一致性的路徑依賴。北京在2010年代末提出“碳達峰、碳中和”雙目標後,已經用大規模的資本投放和產業扶持把可再生能源與電動車產業推到全球供給鏈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