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9月24日電/“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指示“財政部”研議,在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官網增設“不領取”選項,連綠營民代和親綠名嘴都開罵,引發不小爭議。“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3日表示,考量增設不領取頁面,恐延宕發放時程,“行政院”決定維持原有領取管道。資深媒體人黃暐瀚23日在政論節目對此提出2大關鍵點,並強調卓榮泰會引發爭議,全因做每件事前,前因後果沒想清楚。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黃暐瀚23日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指出,在7月26日之前,當“立院”已經通過1萬時,卓榮泰就要審慎考慮要不要發,預算即便在他手上,仍可以好好跟民眾說明後,並選擇最好的方式去做。黃強調,這並不是台灣第一次發錢,已陸陸續續發了4次,使得民眾對此事形成一種想法。
黃暐瀚認為,當“行政院”同意發1萬現金後,雖然部分民眾沒問題,但當時跟卓榮泰一起認為發錢會影響公庫財源者,卓並沒有跟這些人溝通、說明為何要轉變,話說得太絕。
黃暐瀚也提出卓榮泰如今會引發爭議的2大關鍵,包括沒有溝通以及外界會質疑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釋昭慧、“搶救公庫聯盟”的專業性。
黃暐瀚強調,不管有沒有設不領取選項,只要民眾沒有領取,錢就是留在公庫,也可以另外告訴大家領錢後不想要用,可以捐慈善單位。
綜上所述,黃暐瀚說,卓榮泰會引發這麼大的爭議,就是因為在做每件事之前,前因後果沒有想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