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春霖。(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9月19日電(記者 方敬為)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認同美國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並稱台灣沒有光復節,引發爭議。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春霖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他不以政治的角度去評論,以文化人的角度來看,應該要“正確的面對歷史,並面對正確的歷史”,台灣光復的因果,我們可以從過去在台文人的詞句中看見,文化史料可證光復史實。
陳春霖,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曾任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長期從事兩岸文化交流事業,退休後創辦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並擔任理事長。
今年逢抗日戰爭勝利及台灣光復80周年,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辦“民族浩氣.翰墨千秋”兩岸書畫巡迴展,首站在台中逢甲大學展出,18日舉辦開幕式,剛巧搭上今年台灣光復節恢復放假紀念,同時引發爭論之際。
陳春霖表示,他不以政治方向去評論部分人士的史觀,以文化人的角度來看,他認為,應該要“正確的面對歷史,並面對正確的歷史”,他小時候念書時,印象很深刻有首歌謠唱著“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根據史實,台灣就是基於《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戰後歸還,自然有台灣光復的事實。
此外,陳春霖提到,台灣光復的因果,我們可以從過去在台文人的詞句中看見,例如丘逢甲的《離台詩》寫到“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迴首河山意黯然。”又如林痴仙的《此去》內容“江山無主盜如毛,此去真慚擊揖豪。萬里扁舟家百口,只憑忠信涉海濤。”都充分顯示出,當時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在台文人志士的悲憤。
陳春霖認為,台灣被割讓及歸還都史實,並有文獻史料佐證,當時的文學創作也有相當的論述,還是老話一句,要學著“正確的面對歷史,並面對正確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