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委王鴻薇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9月18日電(記者 俞敦平)高雄興達電廠日前發生天然氣管線爆炸,引發外界對供電安全憂慮。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王鴻薇批評此事件顯示政府能源政策錯誤,台電被迫要求企業降載,甚至啟用燃油機組因應,反映台灣電力結構過於脆弱,難以支撐產業發展。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則指出,能源決策被意識形態綁架,電力短缺已經威脅到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呼籲政府放下政治算計,務實面對供電挑戰。
高雄興達電廠近日傳出天然氣管線爆炸事故,火勢一度延燒,引發南部電力供應緊張。台電雖強調全台電網未出現大規模跳電,但仍動員燃油備用機組並要求部分企業降載,以確保系統穩定。這起突發事故,不僅凸顯基礎設施維護問題,也讓能源政策再度成為政壇焦點。
王鴻薇在受訪時表示,興達電廠爆炸不僅是一場工安事件,更揭示能源政策的長期錯誤。她批評政府長期堅持單一路線,造成供電結構脆弱,一旦發生意外,台灣就陷入供電吃緊的風險。她特別指出,全球產業正加速發展人工智慧,AI帶來龐大的用電需求,但台灣的能源規劃卻與趨勢背道而馳。她警告,若不能確保穩定電力,不僅經濟競爭力會受到衝擊,連帶也會影響台灣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布局。
陳玉珍則強調,電力問題不是單一事故,而是政策意識形態掛帥的後果。她批評執政黨長期用政治立場綁架能源決策,忽視現實需求,導致電力不足問題日益嚴重。她說,電力短缺已經威脅到半導體等“護國神山”產業,若再不正視,恐將動搖台灣產業根基。她呼籲政府放下意識形態,務實調整政策,才能真正解決供電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