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朱新民。(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9月17日電(記者 張嘉文)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宣稱,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這些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朱新民向中評社表示,美方的說法本質上是想當成在美中談判過程中的籌碼,不代表美國在對台政策有根本改變,執政的“賴政府”若誤判情勢,以為美方此舉等於承認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甚至認為美方支持“台獨”,必然會出事。
朱新民是政大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專長為兩岸關係,曾任“國大代表”、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大陸所所長,並參與韓國瑜2020年大選“國政顧問團”,現為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及台灣治理協會副理事長。
針對美方拋出的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爭議,朱新民指出,美中目前正處於第四輪大貿易談判之際,雙方雖談出一個框架協議,但對抗與競爭仍持續發展。在這時間點,AIT拋出台灣地位未定的說法,顯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與爭議。
但他強調,台灣地位是否確定,並不是由美方單方面說了算,而是經過二戰後國際秩序、聯合國體系以及相關文件整體架構所形成,台灣主權當然屬於“中華民國”,美國無權以單一說法決定台灣地位。
朱新民說,而這並不代表美國改變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並未因此支持“台獨”,更未因此表示要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等等,所以執政的“賴政府”不能誤解、誤判AIT的說法,好像抓到一個台灣地位未定論,就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朱新民認為,在中國大陸九三大閱兵後,中美及兩岸情勢正進入微妙轉折點,AIT此舉更容易造成兩岸敏感與緊張,因此“賴政府”更需謹慎,不可錯誤擴大解讀。
談到美方此時是否刻意打“台灣牌”,朱新民表示,從大陸角度來看,台灣問題已成為中美競爭的核心之一,處理台灣問題的根本,本質上仍需透過中美協商來尋求框架或協議。雖然大陸始終堅持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但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是一直把台灣當成與中方談判的籌碼,AIT強調台灣地位未定,也正是美國用來增加談判空間的一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