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何志勇、前台灣大學副校長趙永茂、前“立委”陳學聖。(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9月2日電(記者 張穎齊)大罷免大失敗,重挫民進黨聲勢。台灣大學前副校長趙永茂2日表示,罷免失利、風災復原,都使賴清德在南台灣鐵票鬆動,整體情勢對民進黨不利。但以前國民黨有優勢的兩岸、台美議題,現在卻都被民進黨掌握,國民黨要反省,不要不敢挑戰未來。不過,國民黨有這麼多優秀縣市長,2028大選是有機會的。
任教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的趙永茂2日上網路節目“志聖鮮思”,接受國民黨籍前“立委”陳學聖、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何志勇訪問。何志勇問及,針對《美麗島電子報》8月28日最新民調,賴清德的信任度僅剩36%,施政滿意度也創下新低僅31%民眾表達滿意,如何看雲嘉南等縣市民及中間選民動向?
趙永茂表示,不訝異,賴清德2024就是獲得4成支持度,剛上任一陣子有到5成滿意度,迄今掉到僅剩31%。照理說雲嘉南應是賴的鐵票區,但近期已變化,例如國民黨籍雲林縣長張麗善執政,雲林縣逐漸朝向偏國民黨,賴在雲林支持度輸慘,這對民進黨不是好消息,尤其此次大罷免大失敗,加上台灣西部、南部這次風災,對民進黨賴清德的票倉是大傷害。
趙永茂指出,政府的災害復原不如預期,加上物價、經濟、電價、中南部的農業、中下游產業人民等,大環境都不好。台積電雖強,但台灣整體經濟社會呈現不安現象,導致賴的民調遭受大撞擊,中間選民加大對民進黨的不滿,但也未必就等於支持國民黨的群眾有增加很多。
他說,現在的台灣滿像1980到2000年的英國政府,那時英國是保守黨執政,地方是工黨,這就像民進黨執政,國民黨則長期掌握地方縣市首長席次,只是今年的情況,將會對民進黨執政不利。
陳學聖問,台灣選民結構是否正改變?趙永茂回,民進黨的支持者有呈現老化現象,原本6、7成的年輕人應都是支持民進黨、台灣民眾黨,但近期有出現改變,因台灣的民主選舉發展其實還是比日本、韓國成熟,年輕人很有想法,以前對國民黨批判地很厲害,但也會知道國民黨執政的地方政府表現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