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25日邀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牛煦庭、羅智強、徐巧芯、林沛祥、陳永康談台美防衛合作,並觸及防務預算,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在座。(照:AIT臉書)
|
張亞中說,他要直白告訴國民黨“立委”:美國不會為台灣出兵。拜登也好,特朗普也罷,他們已經用各種語言暗示過無數次。提高“國防”支出,表面上是“展現防衛決心”,實際上是替美國軍火商輸送利益,讓台灣更好扮演遏制中國大陸的棋子。一旦兩岸開戰,戰場必然在台灣,美國只會在太平洋彼岸或台海周邊“聲援”,絕不會派兵流血。
張亞中表示,將“國防”預算推高至GDP3.5%、甚至5%,等於把台灣的血汗錢一車車送進美國軍火商的口袋。龐大的軍購,勢必壓縮教育、社福與產業發展。結局衹有兩個字:台灣“更窮”,台灣“更危”。
張亞中指出,有人說“備戰才能避戰”,但這並非鐵律。在兩岸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台灣再多的軍購,也難以與大陸抗衡。與其幻想“豪豬戰略”,不如以智慧處理兩岸政治問題,讓敵對走向和平。否則,台灣恐怕只會步上烏克蘭後塵:花自己的錢買美國的武器,卻要在本土上流血犧牲。
張亞中說,特朗普時代的美國,早已回到“孤立主義”與“利己主義”的定位。對外不再談“普世價值”與“民主自由”,而是赤裸裸地計算“能為美國帶來多少好處”。對北約、韓國、日本等盟友,美國態度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台灣?台灣在華府眼中,不過是一張牌,甚至連“友邦”都談不上。
張亞中強調,民進黨為了“台獨”,只能全面依附美國,這是其一貫路線。但他最痛心的,是國民黨竟也在“國家安全”議題上放棄思考,不去尋求化解兩岸敵對、創造和平的出路,反而在“親美”上與民進黨爭先恐後。
|